網(wǎng)站首頁 > 圖書 > 天線
定價: | ¥ 58 | ||
作者: | 楊可忠 著 | ||
出版: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
書號: | 9787115177827 | ||
語言: | 簡體中文 | ||
日期: | 2009-01-01 | ||
版次: | 1 | 頁數(shù): | 196 |
開本: | 16開 | 查看: | 0次 |

服務商城 | 客服電話 | 配送服務 | 優(yōu)惠價 | 購買 |
![]() | 400-711-6699 | 滿29至69元,免運費! | ¥45.8 | ![]() |
編輯推薦
重大工程應用——“嫦娥一號”奔月工程,天線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權威專家傾心力作,理論與實踐結合,技術成果極具推廣價值。
內(nèi)容推薦
本書是一本有關特殊波束面天線技術理論研究和工程設計的專著,主要內(nèi)容包括多波束拋物環(huán)面天線、雙偏置球面天線、相位校正反射面天線、橢圓波束天線、波束波導型深空探測天線、差模的應用技術和多頻共用天線技術,所涉及的內(nèi)容都是作者近十幾年來在面天線技術領域研究成果的總結,大部分成果均有工程實踐支持。
本書各章自成體系,既有深入的理論分析,又有可供設計使用的公式和圖表。
本書可供從事天線、饋源研究和設計的技術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的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閱讀參考。
目錄
第1章 多波束拋物環(huán)面天線
1.1 概述
1.2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機理
1.2.1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形成及其特點
1.2.2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幾何特征
1.2.3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波束方向掃描軌跡
1.3 α角的確定
1.3.1 衛(wèi)星相對于地球站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1.3.2 “三衛(wèi)星”法求解α角
1.3.3 最小二乘法求解α角
1.3.4 “三衛(wèi)星”法與最小二乘法的比較
1.4 物理光學法計算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輻射特性
1.4.1 拋物環(huán)面天線鏡面反射波的傳播方向
1.4.2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口面相差
1.4.3 饋源輻射場
1.4.4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鏡面反射場
1.4.5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輻射場
1.4.6 各種參數(shù)對天線增益的影響
1.4.7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旁瓣特性和效率
1.4.8 交叉極化特性
1.5 多波束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邊界角、饋源位置及波束間隔
1.5.1 邊界角的確定
1.5.2 饋源位置的確定
1.5.3 最大和最小波束間隔
1.6 多波束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軸系關系
1.6.1 多波束生成軸ez′與地球極軸ez的關系
1.6.2 多波束拋物環(huán)面天線生成軸ez′與地球站當?shù)卮怪陛S的關系
1.6.3 多波束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傾斜角
1.7 反射面的復用率
1.8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口面相位的校正技術
1.8.1 利用相位校正副面校正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口面相差
1.8.2 用透鏡喇叭饋源校正口面相差
1.9 拋物環(huán)面天線俯仰面跟蹤時的增益損失
參考文獻
第2章 雙偏置球面天線
2.1 概述
2.2 球面天線的基本特征
2.2.1 球面天線的幾何特征
2.2.2 球面天線的散焦特性
2.2.3 球面天線饋源位置的選擇
2.2.4 球面天線的多波束特性
2.3 雙偏置球面天線
2.3.1 幾何關系
2.3.2 副反射面賦形方程
2.3.3 主反射面在xoy平面的投影
2.3.4 副反射面在xoy平面的投影
2.3.5 雙偏置球面天線的輻射場
2.3.6 雙偏置球面天線的設計
2.3.7 多波束雙偏置球面天線
參考文獻
第3章 相位校正反射面天線雙偏置球面天線
3.1 概述
3.2 三點法設計介質(zhì)校相反射面技術
3.2.1 介質(zhì)表面方程
3.2.2 口面場
3.3 改進的三點設計法
3.3.1 介質(zhì)表面方程
3.3.2 改進的三點設計法與普通三點設計法的比較
3.4 最佳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第4章 橢圓波束天線
第5章 波束波導型深空探測天線
第6章 差模的應用技術
第7章 多頻共用天線技術
參考文獻
第1章 多波束拋物環(huán)面天線
1.1 概述
1.2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機理
1.2.1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形成及其特點
1.2.2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幾何特征
1.2.3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波束方向掃描軌跡
1.3 α角的確定
1.3.1 衛(wèi)星相對于地球站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1.3.2 “三衛(wèi)星”法求解α角
1.3.3 最小二乘法求解α角
1.3.4 “三衛(wèi)星”法與最小二乘法的比較
1.4 物理光學法計算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輻射特性
1.4.1 拋物環(huán)面天線鏡面反射波的傳播方向
1.4.2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口面相差
1.4.3 饋源輻射場
1.4.4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鏡面反射場
1.4.5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輻射場
1.4.6 各種參數(shù)對天線增益的影響
1.4.7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旁瓣特性和效率
1.4.8 交叉極化特性
1.5 多波束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邊界角、饋源位置及波束間隔
1.5.1 邊界角的確定
1.5.2 饋源位置的確定
1.5.3 最大和最小波束間隔
1.6 多波束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軸系關系
1.6.1 多波束生成軸ez′與地球極軸ez的關系
1.6.2 多波束拋物環(huán)面天線生成軸ez′與地球站當?shù)卮怪陛S的關系
1.6.3 多波束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傾斜角
1.7 反射面的復用率
1.8 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口面相位的校正技術
1.8.1 利用相位校正副面校正拋物環(huán)面天線的口面相差
1.8.2 用透鏡喇叭饋源校正口面相差
1.9 拋物環(huán)面天線俯仰面跟蹤時的增益損失
參考文獻
第2章 雙偏置球面天線
2.1 概述
2.2 球面天線的基本特征
2.2.1 球面天線的幾何特征
2.2.2 球面天線的散焦特性
2.2.3 球面天線饋源位置的選擇
2.2.4 球面天線的多波束特性
2.3 雙偏置球面天線
2.3.1 幾何關系
2.3.2 副反射面賦形方程
2.3.3 主反射面在xoy平面的投影
2.3.4 副反射面在xoy平面的投影
2.3.5 雙偏置球面天線的輻射場
2.3.6 雙偏置球面天線的設計
2.3.7 多波束雙偏置球面天線
參考文獻
第3章 相位校正反射面天線雙偏置球面天線
3.1 概述
3.2 三點法設計介質(zhì)校相反射面技術
3.2.1 介質(zhì)表面方程
3.2.2 口面場
3.3 改進的三點設計法
3.3.1 介質(zhì)表面方程
3.3.2 改進的三點設計法與普通三點設計法的比較
3.4 最佳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第4章 橢圓波束天線
第5章 波束波導型深空探測天線
第6章 差模的應用技術
第7章 多頻共用天線技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