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50 | ||
作者: | 王憶、何樂年 | ||
出版: | 科學出版社 | ||
書號: | 9787030345349 | ||
語言: | 簡體中文 | ||
日期: | 2012-06-01 | ||
版次: | 1 | 頁數: | 266 |
開本: | 16開 | 查看: | 0次 |

服務商城 | 客服電話 | 配送服務 | 優惠價 | 購買 |
![]() | 400-711-6699 | 滿29至69元,免運費! | ¥37.5 | ![]() |
在我國,通貨膨脹壓力將逐漸增大,溫和通脹將經常出現。因此,如何理解我國通貨膨脹的特征和治理政策是學術界一直關注的問題。《中國通貨膨脹動態性質研究》從通貨膨脹動態性質角度來研究我國通貨膨脹的形成、危害和治理政策,主要內容包括通脹預期的形成和性質、通脹最優區間、通貨膨脹沖擊的再分配效應、住房價格與貨幣政策規則、通貨膨脹類型判斷方法和相應治理政策等內容。
《中國通貨膨脹動態性質研究》適用于從事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的專業人員,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參考,也適于從事經濟管理的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的相關人士閱讀。
《中國通貨膨脹動態性質研究》適用于從事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的專業人員,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參考,也適于從事經濟管理的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的相關人士閱讀。
前言
第1章 中國通貨膨脹預期的度量
1.1 引言
1.2 消費者心理行為測度的一般方法
1.3 基于調查數據的通脹預期度量方法
1.4 中國通貨膨脹預期的計算結果
1.5 結論
第2章 中國通貨膨脹預期的性質
2.1 引言
2.2 適應性預期檢驗
2.3 理性預期檢驗
2.4 預期的短期性質
2.5 影響通脹預期形成的其他因素
2.6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3章 中國通貨膨脹預期的異質性
3.1 引言
3.2 群體的劃分
3.3 各類群體的通貨膨脹預期
3.4 結論
第4章 中國通貨膨脹預期的微觀基礎
4.1 引言
4.2 影響通脹預期形成的各種因素
4.3 實證分析
4.4 穩健性檢驗
4.5 結論
第5章 我國通貨膨脹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
5.1 引言
5.2 指標選擇和數據處理
5.3 模型設定
5.4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與國內價格的傳導機制
5.5 BVAR模型的CPI預測
5.6 結論
第6章 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影響
6.1 引言
6.2 石油價格的GARCH類模型
6.3 VAR和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6.4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7章 中國通貨膨脹波動的最優區間
7.1 引言
7.2 基于面板數據的門限回歸模型
7.3 我國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描述性分析
7.4 實證分析
7.5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8章 通貨膨脹沖擊的財產再分配效應——基于中美兩國的比較研究
8.1 引言
8.2 中美兩國城鎮家庭的凈名義頭寸
8.3 通貨膨脹沖擊的財產再分配效應
8.4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9章 住房價格與中國貨幣政策規則
9.1 引言
9.2 引入房產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構建
9.3 參數校準及先驗分布設定
9.4 數據處理及估計結果
9.5 數值模擬分析
9.6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10章 利率風險與中國城鎮居民消費行為
10.1 引言
10.2 基于利率風險的預防性儲蓄模型
10.3 計量分析
10.4 結論
第11章 通貨膨脹類型判斷方法和相應治理政策
11.1 引言
11.2 通貨膨脹類型判斷方法綜述
11.3 不同類型通貨膨脹的治理政策
11.4 案例研究:2007~2008年通貨膨脹分析
第12章 中國近期三輪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政策
12.1 引言
12.2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三次通貨膨脹的界定
12.3 1987~1989年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政策
12.4 1993~1995年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政策
12.5 2003~2008年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政策
12.6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對數線性化模型系統
附錄二 穩態偏差數據圖
第1章 中國通貨膨脹預期的度量
1.1 引言
1.2 消費者心理行為測度的一般方法
1.3 基于調查數據的通脹預期度量方法
1.4 中國通貨膨脹預期的計算結果
1.5 結論
第2章 中國通貨膨脹預期的性質
2.1 引言
2.2 適應性預期檢驗
2.3 理性預期檢驗
2.4 預期的短期性質
2.5 影響通脹預期形成的其他因素
2.6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3章 中國通貨膨脹預期的異質性
3.1 引言
3.2 群體的劃分
3.3 各類群體的通貨膨脹預期
3.4 結論
第4章 中國通貨膨脹預期的微觀基礎
4.1 引言
4.2 影響通脹預期形成的各種因素
4.3 實證分析
4.4 穩健性檢驗
4.5 結論
第5章 我國通貨膨脹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
5.1 引言
5.2 指標選擇和數據處理
5.3 模型設定
5.4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與國內價格的傳導機制
5.5 BVAR模型的CPI預測
5.6 結論
第6章 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影響
6.1 引言
6.2 石油價格的GARCH類模型
6.3 VAR和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6.4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7章 中國通貨膨脹波動的最優區間
7.1 引言
7.2 基于面板數據的門限回歸模型
7.3 我國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描述性分析
7.4 實證分析
7.5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8章 通貨膨脹沖擊的財產再分配效應——基于中美兩國的比較研究
8.1 引言
8.2 中美兩國城鎮家庭的凈名義頭寸
8.3 通貨膨脹沖擊的財產再分配效應
8.4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9章 住房價格與中國貨幣政策規則
9.1 引言
9.2 引入房產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構建
9.3 參數校準及先驗分布設定
9.4 數據處理及估計結果
9.5 數值模擬分析
9.6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10章 利率風險與中國城鎮居民消費行為
10.1 引言
10.2 基于利率風險的預防性儲蓄模型
10.3 計量分析
10.4 結論
第11章 通貨膨脹類型判斷方法和相應治理政策
11.1 引言
11.2 通貨膨脹類型判斷方法綜述
11.3 不同類型通貨膨脹的治理政策
11.4 案例研究:2007~2008年通貨膨脹分析
第12章 中國近期三輪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政策
12.1 引言
12.2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三次通貨膨脹的界定
12.3 1987~1989年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政策
12.4 1993~1995年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政策
12.5 2003~2008年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政策
12.6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對數線性化模型系統
附錄二 穩態偏差數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