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48 | ||
作者: | 吳金,姚建楠,常昌遠 編 | ||
出版: | 東南大學出版社 | ||
書號: | 9787564110673 | ||
語言: | 簡體中文 | ||
日期: | 2007-12-01 | ||
版次: | 1 | 頁數: | 363 |
開本: | 16開 | 查看: | 0次 |

服務商城 | 客服電話 | 配送服務 | 優惠價 | 購買 |
![]() | 400-711-6699 | 滿29至69元,免運費! | ¥42.4 | ![]() |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CMOS模擬IP線性集成電路的結構、相關分析及設計技術。全書共12章,主要包括CMOS模擬電路中基本的元器件模型及應用;高穩定的電壓電流偏置結構,與溫度、電源和工藝無關的電壓帶隙基準與電流基準設計,基本的組合增益與差分增益電路結構,以及針對實際應用需要的高速高增益、大驅動、寬動態與線性范圍的集成運放電路設計;重點對多級閉環運放的頻率響應與系統穩定性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分析,總結出實現系統穩定與高速響應的各類頻率補償方法,研究了電路的本征噪聲特性、電路結構與電源噪聲有關的PSRR特性;最后,針對低壓寬擺幅信號處理的應用,完成了一類軌至軌模擬運放的IP電路分析與設計。
本書是在結合作者多年模擬電路教學和實際工程開發經驗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經過多年微電子專業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以及相關IC設計公司內部技術培訓等交流,內容不斷得到充實和提煉,受到讀者的廣泛關注。本書十分注重對電路物理本質的深入理解,將經典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在消化吸收近年來國內外模擬線性集成電路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深入系統地分析了各種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探討了各種電路結構的內在關聯和演化關系。其中部分電路均經過實際產品電路的沒計驗證,在線性模擬電路的結構選取、參數設計以及實際應用等方面,均能為讀者提供有效的指導和設汁參考。
本書可作為從事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和應用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同時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微電子、電路與系統等相關專業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學參考書。
本書是在結合作者多年模擬電路教學和實際工程開發經驗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經過多年微電子專業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以及相關IC設計公司內部技術培訓等交流,內容不斷得到充實和提煉,受到讀者的廣泛關注。本書十分注重對電路物理本質的深入理解,將經典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在消化吸收近年來國內外模擬線性集成電路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深入系統地分析了各種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探討了各種電路結構的內在關聯和演化關系。其中部分電路均經過實際產品電路的沒計驗證,在線性模擬電路的結構選取、參數設計以及實際應用等方面,均能為讀者提供有效的指導和設汁參考。
本書可作為從事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和應用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同時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微電子、電路與系統等相關專業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學參考書。
第1章 緒論
1.1 模擬集成電路的歷史地位
1.2 集成運放的基礎地位
1.3 內容體系
1.4 模擬電路設計藝術
1.5 參考文獻
第2章 電路元器件
2.1 概述
2.2 PN結與晶體管
2.3 MOS場效應晶體管
2.4 無源器件
2.5 小結
2.6 參考文獻
第3章 電壓電流偏置
3.1 概述
3.2 基本要求與方法
3.3 基本電壓偏置結構
3.4 電流鏡互偏結構
3.5 有源非線性自偏置電路
3.6 電流源
3.7 偏置啟動電路
3.8 小結
3.9 參考文獻
第4章 電壓與電流基準
4.1 概述
4.2 電壓模帶隙基準
4.3 電流模帶隙電壓基準
4.4 常用帶隙電壓基準結構設計
4.5 電流基準
4.6 小結
4.7 參考文獻
第5章 線性放大電路
5.1 概述
5.2 單級放大電路
5.3 組合放大電路
5.4 差分放大電路
5.5 電流模電路
5.6 小結
5.7 參考文獻
第6章 運算放大電路
6.1 概述
6.2 高增益差分輸入級
6.3 Class AB差分輸入級
6.4 全差分輸入級
6.5 寬線性范圍差分輸入級
6.6 多級運放
6.7 小結
6.8 參考文獻
第7章 閉環負反饋運放系統
7.1 概述
7.2 反饋放大電路
7.3 系統的頻率特性與穩定性
7.4 根軌跡分析法
7.5 小結
7.6 參考文獻
第8章 頻率特性
8.1 概述
8.2 頻響特性分析方法
8.3 單級增益頻響特性
8.4 兩級共源放大器頻響特性
8.5 多極點系統頻率特性
8.6 小結
8.7 參考文獻
第9章 頻率補償
9.1 概述
9.2 系統穩定性分析設計
9.3 兩級放大器頻率補償結構
9.4 三級放大器頻率補償結構
9.5 小結
9.6 參考文獻
第10章 運放瞬態特性
10.1 概述
10.2 小信號瞬態特性
10.3 大信號瞬態特性與建立時間
10.4 高速高增益運放系統設計
10.5 小結
10.6 參考文獻
第11章 電路噪聲
11.1 概述
11.2 本征噪聲模型
11.3 電路噪聲
11.4 非本征噪聲
11.5 電源噪聲
11.6 小結
11.7 參考文獻
第12章 低壓運放系統
12.1 概述
12.2 低壓單元電路
12.3 軌至軌輸入級
12.4 軌至軌輸出級
12.5 小結
12.6 參考文獻
1.1 模擬集成電路的歷史地位
1.2 集成運放的基礎地位
1.3 內容體系
1.4 模擬電路設計藝術
1.5 參考文獻
第2章 電路元器件
2.1 概述
2.2 PN結與晶體管
2.3 MOS場效應晶體管
2.4 無源器件
2.5 小結
2.6 參考文獻
第3章 電壓電流偏置
3.1 概述
3.2 基本要求與方法
3.3 基本電壓偏置結構
3.4 電流鏡互偏結構
3.5 有源非線性自偏置電路
3.6 電流源
3.7 偏置啟動電路
3.8 小結
3.9 參考文獻
第4章 電壓與電流基準
4.1 概述
4.2 電壓模帶隙基準
4.3 電流模帶隙電壓基準
4.4 常用帶隙電壓基準結構設計
4.5 電流基準
4.6 小結
4.7 參考文獻
第5章 線性放大電路
5.1 概述
5.2 單級放大電路
5.3 組合放大電路
5.4 差分放大電路
5.5 電流模電路
5.6 小結
5.7 參考文獻
第6章 運算放大電路
6.1 概述
6.2 高增益差分輸入級
6.3 Class AB差分輸入級
6.4 全差分輸入級
6.5 寬線性范圍差分輸入級
6.6 多級運放
6.7 小結
6.8 參考文獻
第7章 閉環負反饋運放系統
7.1 概述
7.2 反饋放大電路
7.3 系統的頻率特性與穩定性
7.4 根軌跡分析法
7.5 小結
7.6 參考文獻
第8章 頻率特性
8.1 概述
8.2 頻響特性分析方法
8.3 單級增益頻響特性
8.4 兩級共源放大器頻響特性
8.5 多極點系統頻率特性
8.6 小結
8.7 參考文獻
第9章 頻率補償
9.1 概述
9.2 系統穩定性分析設計
9.3 兩級放大器頻率補償結構
9.4 三級放大器頻率補償結構
9.5 小結
9.6 參考文獻
第10章 運放瞬態特性
10.1 概述
10.2 小信號瞬態特性
10.3 大信號瞬態特性與建立時間
10.4 高速高增益運放系統設計
10.5 小結
10.6 參考文獻
第11章 電路噪聲
11.1 概述
11.2 本征噪聲模型
11.3 電路噪聲
11.4 非本征噪聲
11.5 電源噪聲
11.6 小結
11.7 參考文獻
第12章 低壓運放系統
12.1 概述
12.2 低壓單元電路
12.3 軌至軌輸入級
12.4 軌至軌輸出級
12.5 小結
12.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