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37 | ||
作者: | 全紹輝 編著 | ||
出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書號: | 9787040315998 | ||
語言: | 簡體中文 | ||
日期: | 2011-04-01 | ||
版次: | 1 | 頁數: | 357 |
開本: | 16開 | 查看: | 0次 |
服務商城 | 客服電話 | 配送服務 | 優惠價 | 購買 |
400-711-6699 | 滿29至69元,免運費! | ¥37 |
本書所面向的課程是“微波技術”。《微波技術基礎》在內容上充分考慮了“微波技術”課程在電子信息工程知識體系中的定位及與先修課程“電路分析”、“電磁場理論”、“信號與系統”的銜接,對三門課程的知識都有進一步延伸、補充和深化。緒論介紹了微波定義、微波技術定義、發展歷史、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課程定位、內容安排、微波的一些特點和應用。第一章電磁場和電磁波基礎是對先修課程“電磁場理論”相關知識針對微波技術學習要求的總結和提煉。第二章傳輸線理論、第三章波導理論、第四章微波網絡、第五章微波元件是《微波技術基礎》的核心和特色內容,完整、系統、詳細地講授了微波技術基礎理論。第六章微帶傳輸線定位于前五章基礎概念、理論針對實際工程應用的一個實例,以此作為全書總結,可進一步拓展與后續課程及科研工程實踐接軌的專題。《微波技術基礎》編寫特別注意了全書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科學性、教學適用性、規范性、易讀性。全書符號規范、講授思路清晰,并配有循序漸進、針對性強的例題、習題(附部分習題答案),非常適合初學者閱讀。《微波技術基礎》可作為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通信工程類等專業本科生的“微波技術”課程教材,也可供電磁、射頻、微波、天線等專業的教師、研究生、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緒論
0.1 什么是微波
0.2 什么是微波技術
0.3 為什么要學習微波技術
0.3.1 “長”線
0.3.2 波“導
0.3.3 “魔”T
0.4 課程定位
0.5 課程內容及安排
0.6 微波的一些特點和應用
0.6.1 定向性強和抗干擾
0.6.2 電路的分布參數特征
0.6.3 穿透性
0.6.4 熱效應和生物效應
0.6.5 似光性
0.6.6 波粒二象性
0.6.7 微波輻射和散射測量
第一章 電磁場和電磁波基礎
本章導讀
引言
1.1 電磁學基本物理量
1.2 電磁學場定律
1.2.1 自由空間場定律
1.2.2 物質中場定律
1.3 邊界條件
1.3.1 自由空間邊界條件
1.3.2 不同物質交界面邊界條件
1.3.3 電壁和磁壁
1.4 本構關系和歐姆定律
1.4.1 自由空間
1.4.2 簡單媒質和理想介質
1.4.3 廣義線性媒質
1.5 波動方程
1.6 場量、本構關系、方程、邊界條件的復數形式
1.6.1 場量的復數形式
1.6.2 復數本構關系、復數歐姆定律、復數電磁參量
1.6.3 場定律的復數形式
1.6.4 邊界條件的復數形式
1.7 波數和波阻抗
1.8 均勻平面波
1.8.1 自由空間中的波
1.8.2 理想介質中的波
1.8.3 導電媒質中的波
1.8.4 良導體中的波
1.8.5 沿任意方向傳播的波
1.9 傳播特性
1.9.1 相速度和相波長
1.9.2 群速度和群延遲
1.9.3 媒質色散
1.10 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
1.10.1 垂直極化波或橫電波
1.10.2 平行極化波或橫磁波
1.10.3 全反射
1.10.4 全折射
1.11 坡印亭定理
1.12 唯一性定理
本章總結
習題
第二章 傳輸線理論
本章導讀
引言
2.1 基本概念和理論
2.1.1 微波傳輸線
2.1.2 長線和短線
2.1.3 集總參數和分布參數
2.2 傳輸線方程及通解
2.2.1 長線微元dz的集總參數電路模型
2.2.2 傳輸線方程及解
2.2.3 端口條件
2.2.4 解的物理意義
2.3 傳輸線一次特征量:分布參量
2.3.1 分布電感
2.3.2 分布電容
2.3.3 分布電阻
2.3.4 分布電導
2.4 傳輸線二次特征量:傳播特性參量
2.4.1 傳播常數、衰減常數、相位常數
2.4.2 相速度、相波長
2.4.3 特性阻抗
2.5 工作狀態參量
2.5.1 反射系數
2.5.2 輸入阻抗和導納
2.5.3 駐波參量
2.6 行波
2.7 駐波
2.7.1 終端短路
2.7.2 終端開路
2.7.3 終端接純電抗性負載
2.8 行駐波
2.9 傳輸功率
2.9.1 功率
2.9.2 功率容量
2.9.3 效率
2.10 傳輸線例題
2.10.1 傳播特性參量的計算和轉換
2.10.2 已知終端負載求其他工作狀態參量
2.10.3 已知駐波參量求其他工作狀態參量
2.10.4 包含信號源的問題
2.10.5 多支節串聯和并聯問題
2.11 史密斯圓圖
2.11.1 歸一化阻抗和導納
2.11.2 等反射系數圓
2.11.3 阻抗圓圖
2.11.4 導納圓圖
2.11.5 阻抗圓圖和導納圓圖的轉換
2.12 圓圖例題
2.12.1 已知終端負載阻抗求其他工作狀態參量
2.12.2 已知駐波參量求其他工作狀態參量
2.12.3 阻抗和導納的轉換
2.12.4 已知輸入阻抗求傳輸線長和負載阻抗
2.12.5 負載和傳輸線的匹配
2.13 阻抗匹配
2.13.1 波源匹配和負載匹配
2.13.2 λ/4匹配器
2.13.3 單支節匹配器
2.13.4 雙支節匹配器
2.13.5 三支節匹配器
2.14 有耗傳輸線
2.14.1 低耗傳輸線
2.14.2 傳輸線色散和無畸變傳輸線
本章總結
習題
第三章 波導理論
第四章 微波網絡
第五章 微波元件
第六章 微帶傳輸線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部分習題答案
0.1 什么是微波
0.2 什么是微波技術
0.3 為什么要學習微波技術
0.3.1 “長”線
0.3.2 波“導
0.3.3 “魔”T
0.4 課程定位
0.5 課程內容及安排
0.6 微波的一些特點和應用
0.6.1 定向性強和抗干擾
0.6.2 電路的分布參數特征
0.6.3 穿透性
0.6.4 熱效應和生物效應
0.6.5 似光性
0.6.6 波粒二象性
0.6.7 微波輻射和散射測量
第一章 電磁場和電磁波基礎
本章導讀
引言
1.1 電磁學基本物理量
1.2 電磁學場定律
1.2.1 自由空間場定律
1.2.2 物質中場定律
1.3 邊界條件
1.3.1 自由空間邊界條件
1.3.2 不同物質交界面邊界條件
1.3.3 電壁和磁壁
1.4 本構關系和歐姆定律
1.4.1 自由空間
1.4.2 簡單媒質和理想介質
1.4.3 廣義線性媒質
1.5 波動方程
1.6 場量、本構關系、方程、邊界條件的復數形式
1.6.1 場量的復數形式
1.6.2 復數本構關系、復數歐姆定律、復數電磁參量
1.6.3 場定律的復數形式
1.6.4 邊界條件的復數形式
1.7 波數和波阻抗
1.8 均勻平面波
1.8.1 自由空間中的波
1.8.2 理想介質中的波
1.8.3 導電媒質中的波
1.8.4 良導體中的波
1.8.5 沿任意方向傳播的波
1.9 傳播特性
1.9.1 相速度和相波長
1.9.2 群速度和群延遲
1.9.3 媒質色散
1.10 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
1.10.1 垂直極化波或橫電波
1.10.2 平行極化波或橫磁波
1.10.3 全反射
1.10.4 全折射
1.11 坡印亭定理
1.12 唯一性定理
本章總結
習題
第二章 傳輸線理論
本章導讀
引言
2.1 基本概念和理論
2.1.1 微波傳輸線
2.1.2 長線和短線
2.1.3 集總參數和分布參數
2.2 傳輸線方程及通解
2.2.1 長線微元dz的集總參數電路模型
2.2.2 傳輸線方程及解
2.2.3 端口條件
2.2.4 解的物理意義
2.3 傳輸線一次特征量:分布參量
2.3.1 分布電感
2.3.2 分布電容
2.3.3 分布電阻
2.3.4 分布電導
2.4 傳輸線二次特征量:傳播特性參量
2.4.1 傳播常數、衰減常數、相位常數
2.4.2 相速度、相波長
2.4.3 特性阻抗
2.5 工作狀態參量
2.5.1 反射系數
2.5.2 輸入阻抗和導納
2.5.3 駐波參量
2.6 行波
2.7 駐波
2.7.1 終端短路
2.7.2 終端開路
2.7.3 終端接純電抗性負載
2.8 行駐波
2.9 傳輸功率
2.9.1 功率
2.9.2 功率容量
2.9.3 效率
2.10 傳輸線例題
2.10.1 傳播特性參量的計算和轉換
2.10.2 已知終端負載求其他工作狀態參量
2.10.3 已知駐波參量求其他工作狀態參量
2.10.4 包含信號源的問題
2.10.5 多支節串聯和并聯問題
2.11 史密斯圓圖
2.11.1 歸一化阻抗和導納
2.11.2 等反射系數圓
2.11.3 阻抗圓圖
2.11.4 導納圓圖
2.11.5 阻抗圓圖和導納圓圖的轉換
2.12 圓圖例題
2.12.1 已知終端負載阻抗求其他工作狀態參量
2.12.2 已知駐波參量求其他工作狀態參量
2.12.3 阻抗和導納的轉換
2.12.4 已知輸入阻抗求傳輸線長和負載阻抗
2.12.5 負載和傳輸線的匹配
2.13 阻抗匹配
2.13.1 波源匹配和負載匹配
2.13.2 λ/4匹配器
2.13.3 單支節匹配器
2.13.4 雙支節匹配器
2.13.5 三支節匹配器
2.14 有耗傳輸線
2.14.1 低耗傳輸線
2.14.2 傳輸線色散和無畸變傳輸線
本章總結
習題
第三章 波導理論
第四章 微波網絡
第五章 微波元件
第六章 微帶傳輸線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部分習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