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39 | ||
作者: | 周旭 編著 | ||
出版: | 中國電力出版社 | ||
書號: | 9787512304314 | ||
語言: | 簡體中文 | ||
日期: | 2010-10-01 | ||
版次: | 1 | 頁數: | 392 |
開本: | 16開 | 查看: | 0次 |

服務商城 | 客服電話 | 配送服務 | 優惠價 | 購買 |
![]() | 400-711-6699 | 滿29至69元,免運費! | ¥29.3 | ![]() |
編輯推薦
本書從電磁兼容基本概念切入,介紹了電磁兼容的基本概念、發展歷史、常用術語以及電磁兼容標準;在電磁兼容的電磁原理中,介紹相關的電磁基本原理,電磁輻射與散射,傳導耦合以及瞬態干擾;闡述了電磁兼容預測技術,包括干擾源、敏感源以及耦合途徑的數學模型,預測流程和步驟。
本書著重從電磁兼容工程應用角度論述了電子設備電磁兼容各種設計方法和技術,如接地、屏蔽、濾波、搭接等技術,電磁兼容試驗技術,如傳導干擾、傳導抗擾度、輻射發射、輻射抗擾度測試等。
內容推薦
本書從實際工程工作的需要出發,全面系統講解電磁兼容設計技術,包括電磁兼容預測技術以及工程中常遇到的屏蔽、搭接、系統接地和隔離等設計技術,詳細闡述了電子產品電磁兼容測試和整改技術。全書共分為12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電磁場基礎、電磁干擾源、電磁干擾的傳播、電磁干擾控制技術、屏蔽的原理和技術、濾波技術及其應用、接地技術及其應用、搭接理論及其應用、電磁兼容預測和管理、電磁兼容標準與認證、電磁兼容試驗技術。
本書注重實用性,書中列舉了大量工程案例,可供電力、電子信息、電氣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技術、儀器和測試技術、集成電路、生物醫學工程、工業自動化、系統可靠性工程、機電一體化等專業以及“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工程師、技術人員作為電磁兼容性分析、測試和設計的參考和指南。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電磁兼容的發展歷程
1.2 電磁兼容的研究機構
1.3 電磁兼容的意義和特點
1.4 電磁兼容的研究內容
1.5 電磁兼容基本術語
第2章 電磁場基礎
2.1 宇宙電磁環境
2.2 地球磁場
2.3 地球電場
2.4 電磁發射基礎
第3章 電磁干擾源
3.1 電磁干擾源的分類
3.2 自然電磁干擾源
3.3 人為電磁干擾源
3.4 系統干擾源分析舉例
3.5 各種干擾源的產生機理
3.6 電磁干擾源的性質
3.7 電磁干擾源的危害
第4章 電磁干擾的傳播
4.1 電磁干擾的三要素
4.2 電磁干擾的傳播途徑
第5章 電磁干擾控制技術
5.1 電磁干擾控制策略
5.2 靜電干擾控制技術
5.3 感應干擾控制技術
5.4 電源干擾控制技術
5.5 饋線干擾控制技術
5.6 地線干擾控制技術
5.7 模擬電路干擾控制
5.8 數字電路干擾控制
5.9 高頻電路干擾控制
5.10 電磁兼容設計
第6章 屏蔽的原理和技術
6.1 概述
6.2 電場屏蔽
6.3 磁場屏蔽
6.4 電磁場屏蔽
6.5 屏蔽材料的開發和應用
第7章 濾波技術及其應用
7.1 概述
7.2 電源濾波器
7.3 信號濾波器
第8章 接地技術及其應用
8.1 概述
8.2 安全接地
8.3 信號接地
8.4 大型復雜電子設備的接地
8.5 運動系統的接地
第9章 搭接理論及其應用
9.1 概述
9.2 搭接的基本理論
9.3 搭接的加工方法
9.4 搭接的結構設計
第10章 電磁兼容預測和管理
10.1 概述
10.2 電磁兼容預測的數學方法
10.3 電磁兼容預測的數學模型
10.4 電磁兼容預測的分析步驟
10.5 電磁兼容管理
第11章 電磁兼容標準與認證
11.1 概述
11.2 歐洲標準與認證
11.3 美國的電磁兼容標準
11.4 澳大利亞的電磁兼容認證
11.5 我國的電磁兼容標準
11.6 國內的電磁兼容認證
第12章 電磁兼容試驗技術
12.1 概述
12.2 測試儀器與設施
12.3 靜電測量及試驗
12.4 屏蔽測量
12.5 傳導干擾測試
12.6 傳導抗擾度測試
12.7 輻射發射測試
12.8 輻射抗擾度測試
12.9 超短波頻段電磁環境測試方法
參考文獻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電磁兼容的發展歷程
1.2 電磁兼容的研究機構
1.3 電磁兼容的意義和特點
1.4 電磁兼容的研究內容
1.5 電磁兼容基本術語
第2章 電磁場基礎
2.1 宇宙電磁環境
2.2 地球磁場
2.3 地球電場
2.4 電磁發射基礎
第3章 電磁干擾源
3.1 電磁干擾源的分類
3.2 自然電磁干擾源
3.3 人為電磁干擾源
3.4 系統干擾源分析舉例
3.5 各種干擾源的產生機理
3.6 電磁干擾源的性質
3.7 電磁干擾源的危害
第4章 電磁干擾的傳播
4.1 電磁干擾的三要素
4.2 電磁干擾的傳播途徑
第5章 電磁干擾控制技術
5.1 電磁干擾控制策略
5.2 靜電干擾控制技術
5.3 感應干擾控制技術
5.4 電源干擾控制技術
5.5 饋線干擾控制技術
5.6 地線干擾控制技術
5.7 模擬電路干擾控制
5.8 數字電路干擾控制
5.9 高頻電路干擾控制
5.10 電磁兼容設計
第6章 屏蔽的原理和技術
6.1 概述
6.2 電場屏蔽
6.3 磁場屏蔽
6.4 電磁場屏蔽
6.5 屏蔽材料的開發和應用
第7章 濾波技術及其應用
7.1 概述
7.2 電源濾波器
7.3 信號濾波器
第8章 接地技術及其應用
8.1 概述
8.2 安全接地
8.3 信號接地
8.4 大型復雜電子設備的接地
8.5 運動系統的接地
第9章 搭接理論及其應用
9.1 概述
9.2 搭接的基本理論
9.3 搭接的加工方法
9.4 搭接的結構設計
第10章 電磁兼容預測和管理
10.1 概述
10.2 電磁兼容預測的數學方法
10.3 電磁兼容預測的數學模型
10.4 電磁兼容預測的分析步驟
10.5 電磁兼容管理
第11章 電磁兼容標準與認證
11.1 概述
11.2 歐洲標準與認證
11.3 美國的電磁兼容標準
11.4 澳大利亞的電磁兼容認證
11.5 我國的電磁兼容標準
11.6 國內的電磁兼容認證
第12章 電磁兼容試驗技術
12.1 概述
12.2 測試儀器與設施
12.3 靜電測量及試驗
12.4 屏蔽測量
12.5 傳導干擾測試
12.6 傳導抗擾度測試
12.7 輻射發射測試
12.8 輻射抗擾度測試
12.9 超短波頻段電磁環境測試方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