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飛集團設計院試驗中心電磁兼容試驗室是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青年班組。就是這個班組,常年摸爬滾打在飛機某重點項目測試工作中,取得了驕人的業績:連續兩年被評為集團公司質量誠信班組;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專家組的現場監督評審。
在某工程測試中,由于任務艱巨,測試結果關系著機組人員的人身安全,直接影響型號研制飛機的交付進度,且試驗地點跨越包括漢中在內的四個地方。今年元旦剛過,該試驗室即抽調周繼春、張秦洲、張志強、石彩云、劉軍等職工組成青年突擊隊,踏上北去的征途。測試工作開始不久春節來臨,為了趕任務,突擊隊員顧不上與親人團聚,輾轉于各試驗地點間。二月的北方,天寒地凍,北風呼嘯,恰遇上百年不遇的暴風雪,試驗環境十分惡劣。試驗人員每天早上6點起床出發,步行6公里才能到達試驗機場。機場上積雪成冰,試驗的飛機表面也裹著堅冰,風雪交加下無法固定天線進行測試。為了固定天線的位置,張志強在沒有任何輻射防護和保暖措施的情況下,匍匐在機頭位置上,用凍裂的雙手扶著天線,不一會就凍得手腳發麻,即使這樣,他在飛機蒙皮上一呆就是半天。為了保質保量完成試驗任務,張志強咬緊牙關堅持著,他的敬業精神鼓舞著現場測試人員,也在外場樹立了的良好形象。
炎炎夏季,在試飛廠某工程飛機上,年過半百的組長李漢西帶領3名突擊隊員奮戰在現場,飛機機艙內溫度高達50度,只一會兒功夫,汗水就順著突擊隊員的臉靜靜淌下。機艙內的空氣悶熱得令人無法呼吸,幾乎虛脫的劉巖硬撐著采集完所有測試點的數據。而奮戰在機艙外的張志強冒著炎炎烈日,移動天線的位置。就是這群敢于吃苦、敢打硬仗的青年人,在某工程4架飛機上進行了8次某防護試驗和5次某環境試驗,為該工程飛機順利交付轉場提供了良好的評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