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線局域網的標準
在眾多的無線局域網標準中,人們知道最多的是IEEE(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802.11系列,此外制定WLAN標準的組織還有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組織)和HomeRF工作組,ETSI提出的標準有HiperLan和HiperLan2,HomeRF工作組的兩個標準是HomeRF和HomeRF2。在這三家組織所制定的標準中,IEEE的802.11標準系列由于它的以太網標準802.3在業界的影響力使得在業界一直得到最廣泛的支持,尤其在數據業務上。ETSI是一個歐洲組織,因此一直得到歐洲政府的支持,很多運營商也都很尊重它的GSM和UMTS蜂窩電話標準,它在制定WLAN標準的時候更加關注語音業務。HomeRF作為一種為家庭網絡專門設計的標準在業界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下面就這幾個組織的標準逐一進行介紹。
1.IEEE的802.11標準系列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個無線局域網標準,主要用于解決辦公室局域網和校園網中用戶與用戶終端的無線接入,業務主要限于數據存取,速率最高只能達到2Mbps。目前,3Com等公司都有基于該標準的無線網卡
由于802.11在速率和傳輸距離上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IEEE小組又相繼推出了802.11b和802.11a兩個新標準。3者之間技術上的主要差別在于MAC子層和物理層。
802.11b物理層支持5.5Mpbs和11Mpbs兩個新速率。802.11標準在擴頻時是一個11位調制芯片,而802.11b標準采用一種新的調制技術CCK完成。
802.11b使用動態速率漂移,可因環境變化,在11Mbps、5.5Mbps、2Mbps、1Mbps之間切換,且在2Mbps、1Mbps速率時與802.11兼容。802.11b的產品普及率最高,在眾多的標準中處于先導地位。
802.11a在802.11協議組中是第一個出臺的標準,802.11a工作在5GHzU-NII頻帶,物理層速率可達54Mb/s,傳輸層可達25Mbps。采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的獨特擴頻技術;可提供25Mbps的無線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網無線幀結構接口,以及TDD/TDMA的空中接口;支持語音、數據、圖像業務;一個扇區可接入多個用戶,每個用戶可帶多個用戶終端。但是,芯片沒有進入市場、設備昂貴、空中接力不好、點對點連接很不經濟、不適合小型設備。值得慶幸的是,Radiata的低成本COMS無線引擎芯片裝置可支持802.11a。
802.11a最明顯的缺點就是兼容性,802.11a使用的是較高的頻率,在物理層上采用不同于802.11b的OFDM技術,所以802.11a產品和現在已經安裝的802.11b不能互通,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雙模設備,使兩種系統都可以支持。
藍牙(IEEE 802.15)是一項最新標準,對于802.11來說,它的出現不是為了競爭而是相互補充。藍牙802.11更具移動性,比如,802.11限制在辦公室和校園內,藍牙能把1個設備連接到LAN到WAN,甚至支持全球漫游。此外,藍牙成本低、體積小,可用于更多的設備。但是,藍牙主要是點對點的短距離無線發送技術,本質上要么是RF要么是紅外線。而且,藍牙被設計居低功耗、短距離、低帶寬的應用,嚴格來講,不算是真正的局域網技術。
2.ETSI的HiperLan2
HiperLan是歐盟在1992年提出的一個WLAN標準,HiperLan2是它的后續版本,HiperLan2部分建立在GSM基礎上,使用頻段為5GHz。在物理層上HiperLan2和802.11a幾乎完全相同:它采用OFDM技術,最大數據速率為54Mbps。它和802.11a最大的不同是HiperLan2不是建立在以太網基礎上的,而是采用的TDMA結構,形成是一個面向連接的網絡,HiperLan2的面向連接的特性使它很容易滿足QoS要求,可以為每個連接分配一個指定的QoS,確定這個連接在帶寬、延遲、擁塞、比特錯誤率等方面的要求。這種QoS支持與高傳輸速率一起保證了不同的數據序列(如視頻、話音和數據等)可以同時進行高速傳輸。
HiperLan2雖然在技術上有優勢,然而它在開發過程中卻落在802.11a的后面,不過因為它是歐洲的標準,所以一直得到歐洲政府的支持,尤其在頻率規劃上,因為它使用的波段和802.11a相同,許多投資商一直在游說歐洲政府,希望802.11a也能在HiperLan2波段使用,IEEE也正在開發一個可以將兩種5GHz系統統一起來的標準。
3.HomeRF
顧名思義,HomeRF是為家庭網絡設計的(RF意思是射頻),是一種將家中的PC和用戶電子設備之間實現無線數字通信的開放性工業標準,所用波段為2.4GHz。它是基于原始的802.11的FHSS版本,但其推廣一直不力,目前已基本退出歷史舞臺。
二、無線局域網安全協議
1.WEP協議
IEEE802.11標準中的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協議是IEEE802.11b協議中最基本的無線安全加密措施,其主要用途包括提供接入控制,防止未授權用戶訪問網絡;對數據進行加密,防止數據被攻擊者竊聽;防止數據被攻擊者中途惡意纂改或偽造。此外,WEP也提供認證功能,當加密機制功能啟用,客戶端要嘗試連接上AP時,AP會發出一個Challenge Packet給客戶端,客戶端再利用共享密鑰將此值加密后送回存取點以進行認證比對,如果正確無誤,才能獲準存取網絡的資源。AboveCable所有型號的AP都支持64位或(與)128位的靜態WEP加密,有效地防止數據被竊聽盜用。
該技術適合一些小型企業 、家庭用戶等小型環境的無線網絡應用,無需額外的設備支出,配置方便。但在無線行業應用中,基于WEP加密技術的安全缺陷飽受非議,因針對WEP數據包加密已有破譯的方法,且使用這一方法破解WEP密鑰的工具可以在互聯網上免費下載。相應的,替代WEP的WPA標準已于2002年下半年出臺了,通過暫時密鑰集成協議(TKIP)增強了數據加密,提高無線網絡的安全特性。
2.IEEE 802.11i安全標準
IEEE 802.11的i工作組致力于制訂被稱為IEEE 802.11i的新一代安全標準,這種安全標準為了增強WLAN的數據加密和認證性能,定義了RSN(Robust Security Network)的概念,并且針對WEP加密機制的各種缺陷做了多方面的改進。
IEEE 802.11i規定使用802.1x認證和密鑰管理方式,在數據加密方面,定義了TKIP(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CCMP(Counter-Mode/CBC-MAC Protocol)和WRAP(Wireless Robust Authenticated Protocol)三種加密機制。其中TKIP采用WEP機制里的RC4作為核心加密算法,可以通過在現有的設備上升級固件和驅動程序的方法達到提高WLAN安全的目的。CCMP機制基于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加密算法和CCM(Counter-Mode/CBC-MAC)認證方式,使得WLAN的安全程度大大提高,是實現RSN的強制性要求。由于AES對硬件要求比較高,因此CCMP無法通過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實現。
3.WAPI協議
我國早在2003年5月份就提出了無線局域網國家標準 GB15629.11 ,這是目前我國在這一領域惟一獲得批準的協議。標準中包含了全新的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安全機制,這種安全機制由 WAI(WLAN Authentication Infrastructure)和WPI(WLAN Privacy Infrastruc-ture)兩部分組成,WAI和WPI分別實現對用戶身份的鑒別和對傳輸的數據加密。WAPI能為用戶的WLAN系統提供全面的安全保護。WAPI安全機制包括兩個組成部分。
WAI采用公開密鑰密碼體制,利用證書來對WLAN系統中的STA和AP進行認證。WAI定義了一種名為ASU(Authentication Service Unit)的實體,用于管理參與信息交換各方所需要的證書(包括證書的產生、頒發、吊銷和更新)。證書里面包含有證書頒發者(ASU)的公鑰和簽名以及證書持有者的公鑰和簽名(這里的簽名采用的是WAPI特有的橢圓曲線數字簽名算法),是網絡設備的數字身份憑證。
在具體實現中,STA在關聯到AP之后,必須相互進行身份鑒別。先由STA將自己的證書和當前時間提交給AP,然后AP將STA的證書、提交時間和自己的證書一起用自己的私鑰形成簽名,并將這個簽名連同這三部分一起發給ASU。
所有的證書鑒別都由ASU來完成,當其收到AP提交來的鑒別請求之后,會先驗證AP的簽名和證書。當鑒別成功之后,進一步驗證STA的證書。最后,ASU將STA的鑒別結果信息和AP的鑒別結果信息用自己的私鑰進行簽名,并將這個簽名連同這兩個結果發回給AP。
AP對收到的結果進行簽名驗證,并得到對STA的鑒別結果,根據這一結果來決定是否允許該STA接入。同時AP需要將ASU的驗證結果轉發給STA,STA也要對ASU的簽名進行驗證,并得到AP的鑒別結果,根據這一結果來決定是否接入AP。
由于WAI中對STA和AP進行了雙向認證,因此對于采用“假”AP的攻擊方式具有很強的抵御能力。
在STA和AP的證書都鑒別成功之后,雙方將會進行密鑰協商。首先雙方進行密鑰算法協商。隨后,STA和AP各自會產生一個隨機數,用自己的私鑰加密之后傳輸給對方。最后通信的兩端會采用對方的公鑰將對方所產生的隨機數還原,再將這兩個隨機數模運算的結果作為會話密鑰,并依據之前協商的算法采用這個密鑰對通信的數據加密。
由于會話密鑰并沒有在信道上進行傳輸,因此就增強了其安全性。為了進一步提高通信的保密性,WAPI還規定,在通信一段時間或者交換一定數量的數據之后,STA和AP之間可以重新協商會話密鑰。WAPI采用對稱密碼算法實現對MAC層MSDU進行的加、解密操作。WAPI標準將替代國際現行的WEP協議,原有標準因其安全性不理想,一直以來都為全球用戶所詬病。而采納了許多先進技術的新標準,無疑為推動國內WLAN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安全新標準,也已影響到電信產業鏈上的諸多環節,格局變幻暗流涌動。但同時更為關鍵的是,由于WAPI協議提供了優秀的認證和安全機制,因此它非常適合于運營商的公眾無線局域網(PWLAN)運營。這除了給現有運營商帶來利好之外,也極有可能因此衍生出更多的WLAN服務提供商。
然而就是這樣一項標準,由于理解上的差異遭到了多方面質疑。一些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新標準與先行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