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2月5日電 (記者王有佳)在今天舉行的上海電子標簽與物聯網產學研聯盟成員大會上,28家成員單位共同簽署了產業技術創新合作協議,并聯合發表了2010產業技術創新合作宣言。
據介紹,聯盟將圍繞射頻識別與物聯網技術,以市場為導向,開展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研發,獲取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推動自主標準形成,加快商業模式創新,培養若干射頻識別及物聯網產業的龍頭企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的總體目標開展工作。聯盟大會上,成員單位共同確定了聯盟的主要工作任務,涉及戰略性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及前瞻性技術研究、創新產品開發、專利池建設、實現規模化應用及支持物聯網建設、聯合承擔國家、地方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建設公共服務平臺、聯合培養人才、共同打造品牌等9個方面。與會成員單位選舉產生了理事會和秘書長,建立了全新的組織結構,保障聯盟的可持續發展。
上海電子標簽與物聯網產學研聯盟成立于2005年9月,聯盟本著“技術引導,突破應用;堅持開放、自主創新;應用產業、協調發展”的發展思路,整合上海在RFID領域的技術資源,加強與國內外優勢企業的合作,不斷提升上海在RFID領域的研發、生產和應用水平,促進了上海RFID與物聯網產業鏈的形成和健康發展。聯盟積極組織申報上海市科委科研計劃項目,協調成員單位參與國家863計劃課題,重點開展了電子標簽的芯片設計與制造技術、天線設計與制造技術、芯片植入技術、讀寫設備開發與生產技術等關鍵技術的技術創新,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產品。
早在2000年,上海市科委就著手開始布局,2003年迄今持續支持RFID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累計資助金額超過1.7億元,已在世博票務、大型賽事及有關行業中得到應用。2005年9月,上海電子標簽與物聯網產學研聯盟成立。2006年10月,我國唯一的國家射頻識別產業化(上海)基地落戶張江高科技園區。RFID連續4年被納入科技部與上海市的“部市合作”項目。上海市科委于2008年啟動創新集群工作,將RFID列為首批8個試點領域之一。近年來,上海RFID產業迅猛發展,已有200多家企業、數家高校及研究所,國家RFID產業化基地在上海張江建設,已經形成50多家企業的產業集聚。所以,構建上海RFID產業技術創新集群符合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緊迫需求,上海將著力加快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培育一批引領RFID產業技術創新的龍頭企業。
據介紹,聯盟將圍繞射頻識別與物聯網技術,以市場為導向,開展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研發,獲取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推動自主標準形成,加快商業模式創新,培養若干射頻識別及物聯網產業的龍頭企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的總體目標開展工作。聯盟大會上,成員單位共同確定了聯盟的主要工作任務,涉及戰略性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及前瞻性技術研究、創新產品開發、專利池建設、實現規模化應用及支持物聯網建設、聯合承擔國家、地方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建設公共服務平臺、聯合培養人才、共同打造品牌等9個方面。與會成員單位選舉產生了理事會和秘書長,建立了全新的組織結構,保障聯盟的可持續發展。
上海電子標簽與物聯網產學研聯盟成立于2005年9月,聯盟本著“技術引導,突破應用;堅持開放、自主創新;應用產業、協調發展”的發展思路,整合上海在RFID領域的技術資源,加強與國內外優勢企業的合作,不斷提升上海在RFID領域的研發、生產和應用水平,促進了上海RFID與物聯網產業鏈的形成和健康發展。聯盟積極組織申報上海市科委科研計劃項目,協調成員單位參與國家863計劃課題,重點開展了電子標簽的芯片設計與制造技術、天線設計與制造技術、芯片植入技術、讀寫設備開發與生產技術等關鍵技術的技術創新,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產品。
早在2000年,上海市科委就著手開始布局,2003年迄今持續支持RFID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累計資助金額超過1.7億元,已在世博票務、大型賽事及有關行業中得到應用。2005年9月,上海電子標簽與物聯網產學研聯盟成立。2006年10月,我國唯一的國家射頻識別產業化(上海)基地落戶張江高科技園區。RFID連續4年被納入科技部與上海市的“部市合作”項目。上海市科委于2008年啟動創新集群工作,將RFID列為首批8個試點領域之一。近年來,上海RFID產業迅猛發展,已有200多家企業、數家高校及研究所,國家RFID產業化基地在上海張江建設,已經形成50多家企業的產業集聚。所以,構建上海RFID產業技術創新集群符合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緊迫需求,上海將著力加快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培育一批引領RFID產業技術創新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