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9月10日電(魏楊)受國家天文臺邀請,香港城市大學首次參與中國區域定位系統CAPS通信天線和微波集成電路的技術開發,并獲得500萬人民幣的資助撥款。
香港城市大學署理學務副校長陳志豪10日表示,“過去香港高校的研究跟內地相對脫節,如果繼續脫節下去,這將是對香港高校科技資源的一種浪費。我希望,CAPS項目邁出香港高科技融入全國的第一步。”陳志豪說。
陳志豪透露,此次合作源于去年11月京港交流中心舉辦科普演講會后國家天文臺創臺臺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艾國祥對城大的一次參訪。艾國祥認為,城大實驗室在射頻微波電路設計、天線技術方面的研發技術水平,正好滿足CAPS開發需求,隨即提出合作意向。
據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陸貴文介紹,CAPS是國家致力開發的新型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與只能提供單向通信服務的傳統GPS導航系統相比,CAPS可以進行雙向通訊,并能以經濟實惠的方式提供區域定位服務,并同時提供語音通信,集通信導航于一身。
陸貴文表示,未來無線通訊將廣泛應用納米技術,實驗室將致力于重點研究納米射頻線路和納米天線。他認為,納米天線的中間頻段有較大的研發空間,將廣泛應用于醫療和通訊。他透露,CAPS通訊定位研發成功后,運營將從香港起步。
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副主任薛泉則表示,實驗室計劃繼續申請政府研究基金,并拓展與內地研究機構及大型企業的項目合作。薛泉說,“我們希望這個項目可以納入到國家''十二-五''計劃中,讓香港的科學家也為國家的科研做出貢獻!”
城大毫米波國家重點室于2008年3月獲國家科學技術部批準成立,致力于拓展毫米波及太赫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核心研究領域包括天線設計、射頻集成電路及快速運算法。(完)
香港城市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 百科詞條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前身于1990年成立,已在微波和天線工程領域做了諸多工作。科技部于2008年3月批準香港城市大學建設“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大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寬帶微帶天線、介質天線、超寬帶天線、小天線、毫米波天線、相控陣天線、微波毫米波濾波器、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有源電路線性化技術、高性能基波和諧波混頻器、雷達、無線通信和毫米波通信中的射頻前端、衛星通信中的射頻前端、RFID技術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