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飛機座椅后袋里只有一本雜志幫乘客打發無聊的機上時光,與地面紛繁的信息化社會相比,高空機艙是與世隔絕的信息荒島。
近日,國航一架開通了地空互聯的WiFi航班闖入公眾視野,而這僅僅揭開了國內民航網絡服務戰的一角,記者深入探訪國內部分航空公司發現,在民航增值服務創新匱乏的今天,機上信息服務,成了各大航空公司爭奪市場份額的秘密武器。
一萬臺Pad裝進海航飛機座椅后袋
就在本月初,中國國際航空公司B-6525號客機成功實現衛星通訊互聯網航班飛行的同時,海南航空公司的372架飛機,半數飛機的座椅后袋里,一萬臺平板電腦已經配備到位。乘客可以用它玩游戲、看電影、聽音樂。“地球上的人都沒有干過這事兒,現在我們是全球首家通倉配備平板電腦的航空公司。”12日,海南航空北京喜樂航有限公司總經理潘運濱告訴記者,他們的行動是從2010年開始的。記者了解到,目前海航的372架民航客機中,半數飛機上已經安裝了這種平板電腦。
據了解,目前國內多數航空公司僅為頭等艙的幾個座位配備平板電腦,為了便于保管,飛機起飛后由空姐給頭等艙乘客發放,降落前再一一收回。
沒有終端,WiFi使用率不足8%
事實上,各家航空公司的空中網絡戰在3年之前就展開了,2011年,國航第一架裝有無線局域網的飛機上天試航,海南航空也啟動了它的機艙內互聯網鋪設工程。
今年年初,海南航空公司由B737飛機執飛的HU7169(廣州-寧波)航班首次在飛行過程中啟用機上WiFi,并順利完成首飛及旅客體驗測試。但海航這次完成的機上WiFi并非連接外網,而是機上局域網。“截至目前,海航已經完成了5架能夠連接外網的飛機改造,和國航目前已經改造的飛機數目旗鼓相當。”潘運濱說,“但是,我們認為只為幾架飛機裝上WiFi意義不大,根據測算,帶電腦上飛機的人只有15%左右,而其中愿意打開電腦使用機上WiFi信號的人只有5%-8%。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先為每個座位配置平板電腦。”
為安全,機上Pad不用“蘋果”
海南航空公司為飛機配置的平板電腦,并非蘋果或者國內任何一款品牌電腦,而是自主研發的設備。“棄用iPad而選擇自主研發是出于安全考慮。”潘運濱告訴記者。普通的消費級別ipad不能直接大規模用于飛機。iPad說明書上有一條規定,不建議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地方使用,更別說是萬米高空了。飛機在高空通常一飛就是一整天,對平板電腦的續航能力要求很高。在機艙內大規模使用的電子設備,電池要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電磁不能影響飛機安全飛行標準,另外還有諸多細則,這都需要專門研發定制機上平板電腦。
2012年中旬,海航自己研發的第一批平板電腦出爐,2012年底到2013年上半年,安裝投放達到了第一個一萬臺,里面置入了電影和單機版的游戲等,據統計,乘客的使用率是95%以上,兩個小時以上的深度使用率是60%。
改造一架飛機需要200萬
據潘運濱介紹,與國航的空中WiFi信號相比,海航的機上帶寬更寬,航班可以自行選擇不同的帶寬。“打個比方,如果說國航用的是撥號上網,那我們用的就是ADSL”。
記者在改裝示意圖上看到,給飛機裝WiFi,實際上就是在飛機外側的頂部裝一個帽子,帽子里面類似于平時電視,用來接收衛星信號的“鍋蓋”,帽子里面還連著一個接收器和處理器,裝有路由器。潘運濱說,改裝一架這樣的飛機需要花費200多萬元,大小飛機不一樣。“改裝飛機的具體工程并不難,兩天半就能改一架。”潘運濱說。
多家航空公司打算涉水WiFi
事實上,不僅僅是國航和海航,國內準備開展高空WiFi服務的航空公司還有不少。去年業內曾傳出消息,東航也在旗下云南公司的一架飛機上進行了WiFi上網測試。“幾乎每個航空公司都開過討論會,但目前多數還沒有實際進展,主要卡在一些技術細節和成本上。”一位航空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在航企增值服務較匱乏的情況下,各航空公司都將競爭點集中在網絡和平板電腦的安裝上。“我們做過調查,同樣的機票價格,58%的人會選擇裝有平板電腦的航班。”潘運濱告訴記者。在他看來,WiFi對于各家航空公司而言,產生的直接效益目前只是杯水車薪,但航空公司算的是更大一筆賬。“如果我有這個服務,而其他航空公司沒有,我就會多一點市場份額,其他人就失去了一個市場競爭點。我們先做,剩下的航空公司要么和我們合作,要么就自己想辦法。目前已經有公司來和我們談判了”。
國航“地空互聯”只是個別航班,路線不固定
想體驗飛機上刷微博沒訂到票
“飛機上可以上網,那確實很方便。現在我可以買到WiFi航班的機票了嗎?”月初,一條“國航WiFi航班驗證飛行成功”的消息一出,引起經常乘飛機出差的李先生的注意。李先生想親自體驗一下,但幾經周折,都沒有訂到票。對此,本報記者決定帶著李先生的疑問繼續尋找,結果是記者同樣被告知無法預定到WiFi航班機票。
7月13日,本報記者撥通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訂票熱線,試圖預訂安裝WiFi航班的飛機票。“對不起,我們這里沒有WiFi航班機票出售。”客服人員給出這樣的答復。記者繼續追問,該客服人員表示,由于目前WiFi網絡只在幾架飛機上安裝,而裝有WiFi的飛機具體飛哪些航線不固定,客服無法查詢相關信息,所以無法為旅客提前訂購WiFi航班機票。
隨后,記者通過國航內部同樣沒有訂到機票。國航內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哪架飛機飛哪個航線,只有在起飛前幾小時內,通過機場才能獲得飛機代碼,這時旅客再購買機票就已經來不及了。因此,目前WiFi航班機票是無法提前預訂的。
業內人士分析,不論是已經開通WiFi航線的國航,還是正在大面積推廣Pad的海航,目前都僅有幾架飛機安裝WiFi網絡,這對旅客來說價值并不大,目前這只是一個概念,而要真正實現坐飛機刷微博,需要等到大多數航班都裝有WiFi網絡之后,這至少要等到明年。
獲得資質才能運行WiFi
目前不能用手機上網
無論WiFi多么便捷誘人,“安全”才永遠是乘客最關心的問題。在飛機起飛前,空乘人員會提醒大家關閉手機和電子設備,既然電子設備信號對飛機飛行有影響,飛機上網設備的安全性又有無保障?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適航審定系博士丁曉宇介紹,飛機獲得運行天地互聯網絡系統的資質,要經過嚴格的檢測,每一步運行,都基于安全前提。“實際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都要檢測已經安裝的系統對各種機載系統是否有安全上的影響。只有在判斷完全沒有影響的情況下,才能夠批準進行實施和應用,這些都需要民航局進行嚴格的審查以后,才可能投入運行”。
出于安全考慮,目前飛機上仍然不支持用手機上網,旅客上網必須使用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據了解,飛機是利用衛星信號和雷達與地面聯系來控制飛行,手機發出的信號可能會對飛機的駕駛信號造成干擾,因此,國家民航法規定,飛機飛行過程中禁止使用手機。
相關鏈接
國外機上WiFi都收費
國際航企巨頭比國內航企“觸網”要早很多。現在,包括漢莎航空、阿聯酋航空、維珍航空、美西南航空等航空公司已實現飛機的地空互聯。
現在美國每10個航班上約有4個提供空中WiFi服務。在國外,要享用機上WiFi是需要付費的。美國各航空公司的收費范圍從每次航班90分鐘收費4.95美元,到每月39.95美元不限時服務不等。但許多乘客會選擇三小時以上的航班收費12.95美元;三小時以下的短途航班收費9.95美元的上網服務。
在歐洲,漢莎航空于2010年底開通WiFi上網服務,全面提供互聯網和語音服務,1小時收費14.5美元,24小時收費26美元。
國內將來在飛機上使用WiFi收費嗎?國航對此沒有作出明確表示,僅表示現階段不會收費。海航表示,目前機上WiFi服務是免費的,收費標準將根據試運行情況于日后公布。東航回應,收費多少,暫時還沒有制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