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G進入規模商用階段,全球通信行業已經開啟了對面向2020年及未來的第五代移動通信(5G)的探索,目前正處于5G概念形成與基礎技術研究的關鍵階段。
為了促進全球業界在5G概念與關鍵技術方面盡快達成共識,IMT-2020(5G)推進組(簡稱推進組)于2015年2月11日在北京召開了5G概念白皮書發布會,工信部和發改委相關領導,以及國內外數十家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近百名專家和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并致開幕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作為推進組組長,介紹了我們對5G愿景需求、場景與挑戰、核心關鍵技術以及概念的理解,總結了推進組在需求、技術、頻譜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階段性研究成果。同時指出,當前 “制定全球統一的5G標準”已成為全球業界共同的呼聲,迫切需要盡快確定統一的5G概念。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羅振東博士代表推進組,發布了推進組5G概念白皮書。白皮書從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主要應用場景、業務需求及挑戰出發,歸納出連續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功耗大連接和低時延高可靠四個5G主要技術場景。同時,結合5G關鍵能力與核心技術,提出了由“標志性能力指標+一組核心關鍵技術”共同定義的5G概念。其中,標志性能力指標為“Gbps用戶體驗速率”,一組關鍵技術包括大規模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新型多址、全頻譜接入和新型網絡架構。
本次5G概念白皮書的發布將對全球業界在5G概念、技術路線及關鍵技術盡快達成共識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此外,推進組將一如既往地與全球5G相關組織、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一道,共同推動5G走向成功。
注:IMT-2020(5G)推進組于2013年2月由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聯合推動成立,目前已有56家成員單位,涵蓋國內移動通信領域產學研用主要力量,是推動國內5G技術研究及國際交流合作的主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