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抓總研制的“北斗三號”衛星計劃在今年7月左右進行首次發射。2017年,“北斗三號”共計劃發射6至8顆,將實施數次一箭雙星發射。
北斗二號get√,北斗三號is coming
根據北斗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目前我國已建成由14顆組網衛星和32個地面站天地協同組網運行的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即將進入北斗三號衛星工程部署階段。
我國計劃在2018年完成18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18顆衛星在軌道上合理分布,從數學角度已經符合在全球任意位置同時看到4顆衛星的要求,但考慮遮擋等約束條件,真正實現全球組網至少需要24顆衛星。而我國將在2020年前后完成35顆北斗三號衛星的組網,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覆蓋全球!厲害了我的“北斗三號”!
從古至今,人類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在哪兒?北斗三號的服務區域覆蓋全球后,將全面解決這個問題。
北斗三號服務區域將從北斗二號時的覆蓋全球三分之一擴大到覆蓋全球;衛星性能也大幅提升,單星設計壽命達到12年。
北斗三號系統采取了星間傳輸、地基傳輸功能一體化設計,實現了高軌、低軌衛星及地面站的鏈路互通。北斗二號工程衛星系統總師楊慧介紹說:“在地球另一面的北斗衛星,雖然我們‘看不見’,但我們頭頂的北斗衛星能與它們取得聯系。”
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北斗三號的區別是什么?
? 北斗一號:有源定位,即RDSS
? 北斗二號:有源定位(RDSS)+無源定位(類似GPS),覆蓋地球三分之一
? 北斗三號:覆蓋全球,性能提升
我國將顯著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
據北斗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助理郭樹人介紹,我國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發射5顆北斗全球導航試驗星,目前已完成試驗驗證,基本固化了北斗三號衛星的狀態。此外我國力爭在2030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統為基石的國家綜合PNT(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顯著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