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道稱,克羅地亞著名旅游勝地杜布羅夫尼克面朝亞得里亞海,3月上旬各方人士匯聚在這里協商5G國際標準。會議結束后日本通信運營商NTTDoCoMo的先進技術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永田聰松了口氣。因為會議決定將建立5G最初標準的時間提前6個月,定在2017年底,標準制訂的框架能夠得以維持。
國際協調如履薄冰
過去由日本和歐洲主導全球通信規格標準化的格局已經改變。包括手機用戶數達到13億、擁有全球最大用戶群的中國在內,此次會議的超過4成參會者來自亞洲。有相關人士表示,實際上談判也是“通過納入中國要求的項目總算確保了協調的順利進行”。
按照中國領導層打造世界一流智能城市的指示,中國準備將“雄安新區”打造成一個綠色且高效的城市。能否成功的關鍵就是將一切連接起來的5G通信網。
在10年前的3G標準化過程中,中國為保護本國市場堅守自己的標準。但如今,隨著華為等企業的成長壯大,中國反過來希望引領國際標準,以幫助企業打入發達國家市場。中國在5G上轉向進行國際協商的背后有著這樣的盤算。
如果能盡早完善5G基礎設施、確立新服務,將在全球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中國以外的國家也開始行動。
在美國新澤西州一個幽靜的住宅街區,大型服務商威瑞森通信(VerizonCommunications)從2016年起開始啟動面向家庭的5G實驗。為了與有線電視爭奪家庭市場上的客戶,威瑞森等不及國際協商的結果,提前開始了行動。該公司的副總裁羅杰·格納尼表示,“將提供5G高速通信”。
“2019年在全國實現5G的商業化運營”,發表上述宣言的是通信運營商韓國KT的首席執行官(CEO)黃昌圭。韓國KT計劃在2018年2月的平昌冬奧會上提供采用獨自標準的5G,并推廣到全國。
在日本方面,NTTDoCoMo的立場是首先統一標準。與KDDI等運營商保持統一步調,在2020年舉行東京奧運會前實現商業化運營。但如果日本落后于業務進展日新月異的世界潮流,可能會有損于日本分享5G果實的機會。
然而,龐大的投資對于運營商來說是一個沉重負擔。據英國調查公司IHSMarkit推算,2020年至2035年間,美國、中國、日本等主要國家每年的5G研發和設備投資額合計將達到2000億美元。如果無法保持投資與收益的平衡,運營商未來的發展很容易受到影響。
引發重組
印度第2大通信運營商英國沃達豐集團的印度法人和第3大運營商IdeaCellular為了盡早開展5G業務進行了經營合并。這是一條希望在減輕負擔的同時引入5G的苦肉計。
在發達國家,威瑞森2017年一季度的手機用戶數量開始下降,凈利潤同比減少2成,減至34.5億美元。在廉價手機崛起的日本,大型通信運營商對未來業績的不安加劇。
在4G時代之前,全球無論是技術還是服務,歐美企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但隨著擁有龐大用戶群的中國的崛起,主導權之爭出現混亂局面。圍繞巨大市場的攻防戰將迎來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