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9時30分,一架南方航空公司空客A380飛機平穩降落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一跑道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開始真機驗證,飛行程序試飛正式拉開了序幕,這標志著大興國際機場的工作重心由基礎建設轉向了準備投運通航。據了解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裝配了多款國產先進雷達。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3所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獨家定制”了Ka波段全固態毫米波測云雷達,可對機場周邊60公里范圍內的云、霧、雪、弱降水(小雨)等進行高精度觀測,獲取云的高度、水含量、粒子相態(云層里是水是冰)等數據信息,并與天氣雷達、風廓線雷達等設備結合,提升機場天氣預報的精細程度,對危害飛機航行安全的低云、大霧等低能見度天氣有較好的實時監測和預警能力。
此外,由23所研制的2部邊界層風廓線雷達和1部低對流層風廓線雷達近期也有望完成架設,將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飛行安全提供更多數據服務。
中國電科14所國睿科技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提供的全自主國產空管二次雷達和c波段全數字有源相控陣天氣雷達。其中,c波段全數字有源相控陣天氣雷達是世界上首次在民航領域業務化應用的相控陣天氣雷達,是大興機場精品工程之一。
作為國內率先獲得正式使用許可證的全自主國產空管監視設備,該型雷達采用單脈沖體制,全固態技術,具有S模式功能,可提供威力覆蓋范圍內裝有機載二次雷達應答機的民航飛機的距離、方位、氣壓高度、識別代碼和其他特殊標志。雷達主要設備組成與固定站相同,同時配備了大量的附屬設備,滿足無人值守的需求。
C波段全數字有源相控陣天氣雷達采用了近幾年雷達領域發展的最新技術,相比常規雷達,它掃描速度更快、探測精度及可靠性更高、探測能力更強。常規天氣雷達需要6 分鐘才能完成一次的11 層體積掃描,C波段全數字有源相控陣天氣雷達只需要1 分鐘就能完成。同時該雷達采用分布式發射和接收技術,可靠性由常規雷達的600 小時提升至3000 小時以上。該雷達全面提高了地物雜波抑制能力、抗干擾能力和自動化探測能力,能更快、更準確的發現雷雨、大風、下擊暴流、風切變等影響航空安全的危險天氣,更加精細化的捕捉和分析危險天氣的內部結構,為精準的航空預報服務提供探測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