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氮化鎵(GaN)的新型功率晶體管可使功率電子器件開關頻率高于硅基功率器件,優點包括增加單位體積和重量內的功率密度、降低成本、減少材料消耗和增加移動系統的效率。
為促進未來高頻功率電子器件技術方案和概念的發展,德國于7月1日啟動為期三年、名為“氮化鎵-諧振-效率,氮化鎵基高集成高頻率功率電子器件”的項目。該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的“增加能量效率功率電子”資金提供支持,總額約為1200萬歐元。項目參與者包括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勝美達組件和模塊有限公司、利勃海爾電子有限公司,三者分別在功率電子、感應器件和航空電子領域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在此次項目的開展中可形成良好的互補。
該項目將基于氮化鎵晶體管開發出開關頻率大于1MHz、工作功率達到3kW的諧振直流-直流轉換器。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表示,要同時取得超高開關頻率和高傳輸功率需要使用創新的感應器件,也是該項目的主要內容。由于高功耗損失,現有方法限制了器件實際的開關頻率,不適合未來應用。因此,需要研發可同時實現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的器件,而這僅能通過感應器件的創新來實現,包括核心材料和幾何版圖、繞組結構和冷卻概念。
在控制領域中,為保證與所施加的開關頻率同步,該項目提出發展高頻率器件,并帶來新的問題,如包括寬帶數據采集和信號處理。為了利用高開關頻率的優點,通過計算功率來控制直流-直流轉換器,必須增加類似量的器件,如開關頻率或者控制器件必須由模擬器件實現。
在研的諧振電壓轉換器的一種可能應用是航空電子設備,其對緊湊性和低重量有嚴格要求。有害排放物的量(該數字值得特別關注,特別是在高海拔地區)可通過降低系統重量來減少。由于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該技術也適合于其他要求空間小、重量輕、冷卻力弱等移動應用場合。
另一種應用是作為服務器和通信電子的電源。目前,全球通信基礎設施的能源消耗在總消耗中占有巨大比例。除節約材料外,該技術還可以降低功率損耗。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表示,這技術不僅能提高效率,還降低對冷卻的需求。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