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防務系統網站2016年7月22日報道] 在無線頻譜日趨緊張的環境下,美國五角大樓希望發展更多的電子裝置和無線電設備,近日,其研究機構宣布了新的指南,采取技術競爭的方式尋求新的途徑用于共享和確保接入無線電波。
2016年3月,美國防先期研究計劃局宣布了“頻譜協同挑戰”計劃,旨在利用新興的機器學習工具,開發能夠實時適應擁擠頻譜的智能系統,提高整體無線信號傳輸。
7月19日,DARPA正式宣布該競賽將于2017年啟動,為期三年,2019年結束,獎金為200萬美元。參賽者操作的軟件定義無線電臺將會與其他同時操作的無線電臺尋求合作,通過整個通信網絡優化頻譜效率。
DARPA微系統技術辦公室(MTO)的項目管理人員稱,此次技術競賽目的是采用新興的技術手段重新定義傳統的頻譜管理方式,例如增加了機器學習功能的可編程軟件定義無線電臺。DARPA希望從根本上加快機器學習技術和策略的發展,能夠以機器時間的速度實現動態頻譜共享。
機器學習的方法將會取代過去為特定使用分配專用頻率的方式,這是一種剛性構架,已不能跟上頻譜需求飆升的步伐。目前有一種新的設想,不同用戶之間通過利用機器學習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實現頻譜共享,這將有助于管理頻譜“交通”。
隨著軍事領域越來越多的無線電系統(例如戰術無線電臺)協同任務與日俱增,開發實時頻譜共享能力迫在眉睫。靈活共享無線頻譜的能力預計將隨著更多無人戰車和無人機的部署得到增強。同時,由于國防部將于2020年釋放500MHz頻譜用于商用,提高頻譜效率變得更加緊迫。
為確保即將到來的“頻譜協同挑戰”競賽順利進行,DARPA列出了基本競賽規則,競賽將對公司、初創企業、大學、以及“車庫黑客”開放。參賽者需要證明其使用軟件定義無線電臺能力,以及能夠提供頻譜隨著波形變化敏捷性的可編程射頻技術。此外,參賽團隊還必須演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例如機器學習)增強頻譜共享的能力,目的在于能夠自主辨別無線頻譜環境下的不斷變化。
在諸如賽博防御、頻譜共享等其他領域,美國防機構越來越多地轉向以技術競賽的形式,利用新興的分析手段和機器學習工具促進技術創新。(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李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