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線系統產業聯盟主席 段寶巖院士
對于許多人而言,移動通信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3G走向普及,4G即將到來的今天,從2G時代的以語音和短信通信為主到現在的隨時隨地上網、在線聽音樂等,人們對于移動通信網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天線是移動通信網絡信號的出入口,天線系統產業聯盟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段寶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天線就好象移動通信的眼睛和耳朵,隨著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天線也得隨之進化。天線將朝著寬帶化、多模化、智能化及小型化的方向發展。
3G的普及使“移動寬帶”成為可能,隨著LTE網絡在全球的陸續商用,移動通信網絡上的流量將激增。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畢奇表示,在2G時代,主要的移動通信應用是語音和短信;在3G時代,主要的應用是上網;到了4G時代,在線高清視頻、在線游戲等多媒體應用將成為主流。預計2010年到2015年,移動通信上的流量將比現在增長26倍。這就要求天線必須支撐寬帶化的移動網絡發展。
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多種制式的移動通信網絡將共存,2G、3G和4G網絡將配合著為人們提供移動通信服務。由于新的站點資源越來越難以獲得,復用已有站點及天饋資源成為未來網絡部署的主要方式之一。隨著寬帶天線技術的逐步成熟,多模天線系統將得到廣泛應用。
同時,移動網絡的覆蓋越來越廣泛,天線的數量也隨之快速增加。段寶巖表示,傳統的機械調整法工作量大、人工成本高,電調法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將有效提高效率、降低運營商網絡維護的成本。
此外,隨著人們對輻射問題的關注度不斷增加,運營商對天線的外觀與體積要求越來越高。高性能、小型化的天線可以有效節省安裝空間,美化天線不但能增加可部署的場景,而且能美化居民的生活環境。目前,如水塔式天線、路燈式天線已經得到規模應用,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段寶巖指出,在理論設計方面,我國處于全球先進水平,但在產業化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關鍵的器件上,我們仍受制于人。目前我國天線產業發展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標準不完善,競爭不理性等。
一方面,目前業界還沒有一套完整、科學和客觀的天線質量評判體系。中國聯通網絡建設部設備處處長陳新明介紹說,行業標準對于天線的主要性能指標做了統一規定,但沒有給出取值界定和評判準則。運營商的網絡制式和基站環境各不相同,行業標準無法滿足不同運營商及不同基站環境的需求。對于特殊場景需求的天線,行業標準無法規定相應的性能指標,而且沒有統一的計量標準。
另一方面,雖然技術的發展使得成本得到降低,但惡性競爭卻阻礙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近年來,行業內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已經出現了一些不計成本的惡性競爭局面,價格和質量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段寶巖表示,讓價格回歸到合理的水平,打破惡性競爭的局面是天線行業得以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
為了解決行業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促進“產學研用”結合,2011年10月,天線系統產業聯盟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成立。段寶巖指出,天線系統產業聯盟主要有兩大任務,一是推動天線技術的快速發展,二是不斷完善行業標準,希望促進業界各方的廣泛溝通與協作,使我國從通信大國向通信強國邁進。目前,天線系統產業聯盟已擁有產、學、研、用等23家企事業成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