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種技術差距并不大的時候,運營商選擇的重點不是哪種技術制式,而是什么樣的頻率。”
8月份,國務院做出今年推動4G牌照發放的決定,三大運營商都在積極做4G的布局。作為4G兩大標準制式,FDD與TDD的牌照如何發放備受關注。在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開幕之前,記者專訪了大唐電信集團副總裁陳山枝。陳山枝認為,對運營商來說,選擇4G頻段比選擇4G制式更重要,并呼吁政府能夠給TDD制式規劃低頻段資源。
LTE兩技術趨同 關鍵選擇在頻段
“當兩種技術差距并不大的時候,運營商選擇的重點不是哪種技術制式,而是什么樣的頻率。”陳山枝說,“我之所以呼吁國家給TD-LTE低頻段資源,就是因為如果TD-LTE有了低頻段,運營商一定會選擇TD-LTE。”
無論是TDD技術還是FDD技術,低頻段都可以大大提高一個基站的覆蓋面積、大大降低建網成本和運維成本,這是由無線傳輸特性所決定的。TD-LTE網絡目前的主要頻段是位于2.6GHz的D頻段,最低的F頻段也位于1.9GHz。“我們希望能夠給TD-LTE規劃分配更低的頻段。”陳山枝說。
目前,從產品成熟度的角度看,TDD與FDD已經基本保持同步;從商用的角度看,TD-LTE商用網絡數量落后于FDD,但TD技術從TD-SCDMA只有中國一家使用,發展到現在全球20個TD-LTE商用網絡,已經取得了質的突破,真正成為了國際主流標準。
目前TDD與FDD在基站設備上處于同步發展,TDD的終端產品落后FDD半年時間,隨著中國TD-LTE網絡大規模建設,兩個制式的差距將會基本消除。陳山枝認為,如果從歷史來看,2009年TD-SCDMA商用時,與WCDMA、CDMA 2000有3到5年的差距,現在從智能手機看,已實現了三個同步,即同時、同質、同價,已沒有差距了。
對于移動通信行業來說,面對爆發式的數據業務增長,有限的頻率資源是未來業務發展最大的瓶頸。“正是因為頻譜的日益稀缺,TDD技術未來的價值將會更大。TD-LTE在未來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5G時代,TDD將會有更大的應用前景和競爭力。”陳山枝說,“5G需要更寬的頻段,而在低頻率很少有連續頻段可用,而TDD技術在縮小小區范圍、適用高頻段等方面,都是有技術優勢的。”
“現在中國的發展階段不同,歷史地位不同。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重要的旅游大國,這對國際漫游和制式選擇的影響是很大的。”陳山枝說,“如果中國移動建網之后,TD-LTE用戶發展很好,會對全球產生良好的示范效應;再輔之以低頻率資源,降低運營商建網成本,同時手機價格隨著市場需求增長而降低,相信TD-LTE會對東南亞和其他國家有很大影響。”
陳山枝認為,隨著TD-LTE的不斷成熟,以及TDD本身不需要對稱頻段、適應移動互聯網上下行不對稱流量等技術優勢,使得全球主流運營商、系統設備廠商、芯片廠商、終端廠商以及儀器儀表廠商都加入到TD-LTE產業中來,同時隨著國內TD-LTE大規模商用帶來的示范效應,一定會實現全球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戰略目標。
TD-SCDMA良性發展 夯實TD-LTE基礎
陳山枝說:“TD-SCDMA的總體發展很好,用戶數量接近1.5億。TD-SCDMA已經通過1億用戶增長的拐點,產業進入良性循環。去年TD-SCDMA手機實現了與WCDMA手機同時、同價、同質推出。經過多年的自主創新發展,TD-SCDMA從得到產業界和政府認可,到得到市場認可,這是一個歷史性轉折,我相信TD-SCDMA發展前景良好。”
TD-SCDMA為TD-LTE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通過發展TD-SCDMA技術,中國打造了一個基于本土企業的完整的移動能信產業鏈。“這是中國移動通信業發展的一個趨勢。第一代、第二代移動通信發展的時候,國內移動通信產業的發展狀況是基本只能研發基站,且沒有規模商用,沒有手機芯片,手機基本是貼牌或OEM。同時,我國運營商也沒有運營新技術標準的經驗。”陳山枝說,“到TD-SCDMA實現了基站本土企業占80%、手機芯片本土企業占70%、測試儀表基本實現100%的局面。”與WCDMA、CDMA 2000相比,特別是從芯片角度看,本土企業實現了TD-SCDMA75%的市場占有率,而CDMA 2000芯片為0,WCDMA是5%。這已經說明了TD對我國產業突破的作用,這也是我們今后本土企業利用自主國際標準走向全球的基礎。
TD-SCDMA的發展也為TD-LTE的全球化打下了基礎。我國經過發展TD-SCDMA產業這一輪的培養,本土的芯片企業、終端企業未來能夠隨著TD-LTE技術走向國際市場,這將體現我國推動TD-LTE的作用。“目前我國在每年大宗進口商品中,集成電路每年進口超過2000億美元,除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外,歷年都高于石油進口,是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國,很多企業都是從事低端的加工制造。”陳山枝說,“在大的國際背景下,在國內產業需要轉型升級的壓力下,從TD-SCDMA到TD-LTE一步一步發展TDD技術,將來很多TD-LTE芯片會在國內生產,從而改變集成電路等關鍵部件都是依靠進口的局面。如果再帶動手機出口,會體現出更多的附加價值。”
陳山枝表示,未來,TD-LTE需要進一步加快商用步伐,希望我國能夠綜合運營業和制造業等各方意見,有規劃、分階段、循序漸進地結合實際業務需求來制定終端的多模多頻產品形態和路標,滿足我國用戶的現實需求,以便盡快推進TD-LTE商用進程,推動國內多家運營商TD-LTE網絡的快速大規模商用,確立我國TD-LTE網絡的標桿作用,帶動TD-LTE全球發展。
針對一些運營商提出的以FDD LTE實現全網覆蓋,以TDD為熱點補充的方案,陳山枝說:“從中國移動和全球其他運營TDD網絡的運營商經驗來看,TDD是完全可以作為主網絡的,而且在各項性能指標上與FDD不相上下。此外,我國已經建成自主可控的TD產業鏈,在系統設備、終端芯片、儀器儀表等核心環節實現了質的突破,已完整具備TD-LTE規模商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