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時,中國的4G業務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4G用戶數已達2.25億。
愛立信亞太區CTO Magnus Ewerbring在2015世界移動大會-上海(MWCS)期間接受專訪時指出,未來幾年全球3G及4G LTE用戶數會取得極大的增長,而在中國,4G將成主要趨勢,相對于2G和3G的市場份額也會比全球其他地方更高,這就意味著人們的移動上網方式在未來5年內將會出現一個極大的轉變。
而在談到2020年即將正式商用的5G發展,Magnus指出,對于運營商來說,每次技術的升級都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之前的4G也是如此,因此他們希望能夠在現有投資的基礎上向下一代技術演進,因此愛立信更加愿意將5G稱為是4G的演進,而不是一種革命。
5G并不是革命性技術
未來將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這一觀點已經基本上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同。而萬物互聯時代,包括自動駕駛技術在內的車聯網等業務也對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快的網速、更低的時延和更大的網絡容量。
基于此,人們普遍希望5G能出現一種革命性的技術來更好地滿足這些業務需求。不過在Magnus看來,革命性的技術更多的是企業宣傳所需。
Magnus指出,5G是一個大的標準體系,其中包括許多技術,其中有一部分需要基于當前技術的演進,這些技術可以完全向4G等前一代技術兼容,這樣運營商就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投資,并在此基礎上得到長期的增長;此外,5G也確實需要一部分相對更加革命性的技術,而這兩部分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從而實現一個無縫的升級,順利地向2020年及更長遠的未來過渡。
同樣,Magnus對于現在所謂的4.5G和Pre5G的說法也并不認可。他表示,其實這些都只是LTE技術的后續演進,愛立信也一直在這方面做出努力,在2020年前,愛立信每半年都會對LTE技術進行升級。
5G將是一個融合的時代
在4G時代,全球共有FDD LTE和TD-LTE兩大標準,而在5G時代,多數廠商和機構都認可了將會出現標準統一的局面。Magnus表示,雖然當前各運營商會在FDD LTE和TD-LTE當中做出選擇,但是未來的5G將會是FDD LTE和TD-LTE融合的時代,企業的關注焦點將會轉向客戶對頻段的需求。
而針對5G,愛立信也提出了自己的六大定義:可擴展、靈活、可持續、安全、標準化、可靠性。
此前,愛立信就做出了2020年全球連接數將達500億的預測,Magnus指出,隨著連接數的迅猛增長,網絡也必須適應這種增長,因此5G的網絡需要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此外,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也對網絡的靈活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隨著企業對節省投資的需求越來越高,5G網絡的可持續性也就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安全被愛立信認為是5G的兩大優勢之一,因為我們未來許多個人信息都將存儲在手機上;在標準化方面,Magnus舉出了GSM成功的例子,他表示,GSM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形成了一個全球通用的標準,對于通信行業來說,只有標準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普及,相關的成本才有可能降低;而由于人們對網絡的信賴性越來越高,可靠性也就成為了5G不可或缺的一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