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絡上有比較多的關于錘子T2的“全金屬中框”是否為天線及其“信號”問題的爭論,參與者其實大部分是純外行…少部分有真知灼見的言論,卻被淹沒在滾滾流言當中,很多普通消費者已變得越來越沒有判斷力,本文通過我的一些實際測試工作,講道理,正視聽。
對于只想看評判結論,不想花時間看冗長全文的通信,我個人的意見如下:
錘子T2的全金屬邊框確為天線使用(但非首創),其基本射頻/天線性能達到了工信部入網要求(SISO OTA),但并未針對4G網絡下行速率(使用多天線技術)做優化,MIMO OTA測試結果顯示,T2的4G無線下載性能在不同頻段表現有好有壞,具體而言:在中國移動網絡下的Band38下性能優異,而在電信、聯通網絡下的Band3性能較差。
以上,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一、前言:給那些已經失去自己判斷力的朋友一些建議
1. 最首要的,不是臆斷別人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或是否合乎自己的邏輯,而是要判斷說話的人,自身有沒有底線——怎么判斷?最簡單直接的一條,是否實名;
網上有很多意見領袖,是不具實名和單位信息的,他們中有不少人,有意或無意地不準備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這樣的言論,其可信性是要打折的。
2. 判斷他過去工作的經歷,與其言論是否相關;
老羅談手機的專業性,自然是不如他手下的工程師的,畢竟技術是需要積累的。聽信一些自身不是做手機天線設計的人給你做的天線“科普”,無異于問道于盲。
我們國家,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以通信為專業的新生入校學習,又有成千上萬學通信的同學畢業,而即便是這些所謂“專業”人群,關于手機天線的理解也很可能是片面的,更何況網絡上眾多不學無術的KOL?
為了力求準確,避免自己的知識盲區給大家帶來誤導,我在著手寫以下文字之前,與錘子T2天線研發設計總監張斌交換過意見,同時也請教了華為消費者BG手機產品線唯一的fellow天線首席專家王漢陽老師,希望能夠最大程度上以較消除大家以前的曲解。
二、辟謠及糾錯
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yOTMzNDI3Ng==.html
原文(04:55):”一般全金屬中框手機為例保證信號,都會將其切割,天線溢出和信號放大處理“
糾錯:在我上篇文章里面說了,iPhone4作為第一個金屬邊框的智能機,邊框分段的主要目的,是將不同段的金屬作為不同目的/頻段的天線使用——“信號放大處理”是無稽之談,
至于“天線溢出”這種說法,我真是腦補都補不過來,不知道啥意思...
2. 原文:”T2 的中框并沒有被用作手機天線,而采用了傳統的天線解決方案。“
糾錯:我已確認過,T2的金屬中框就是手機天線,整個金屬中框,通過不同的饋電點,做不同的目的使用。
3.原文A: ”如果背殼不是金屬的,那為什么還要考慮信號屏蔽問題呢?“
原文B:”蘋果后殼也是金屬,所以會屏蔽內置天線! 錘子后殼是塑料上貼玻璃,所以可以內置薄膜天線!“
原文C:華為蘋果三棒moto這些有資深通信行業背景的都要開塑料條來做信號溢出?
糾錯:以上三種不同說法,集中反映了普通消費者的常見誤區,他們認為金屬外殼會屏蔽天線信號,而開縫是為了使“信號溢出”使用的......看來大家初中物理都學的不錯,法拉第籠試驗深入人心!
誠然,電磁兼容中通常會使用金屬來做屏蔽使用,而在手機當中,金屬通常作為輻射體來用,換句話說,金屬外殼或邊框通常是天線的一部分,天線工程師的挑戰在于,需要在盡量多的頻段上把性能調優。
4.原文:
糾錯:不建議普通用戶依據現網條件下對比幾款手機的“信號”,并妄下結論。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即使是同一個手機,天線方向圖本身就是不規則的,而環境由于小尺度衰落(fading)的影響,可能變化也會比較大(10dB),一個科學的測試至少是具備可復現性和完備性的,用某一個環境某一時刻的“真實”體驗結果去替代整個科學實驗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
5.知乎上有人說:”除了錘子,國內有專門射頻團隊的廠商據我所知只有2家,其他都是直接使用供應商的解決方案。”,“我可以看到錘子少許的誠意,也許是孤陋寡聞,我暫時沒有看到其他主流機型采用同樣的設計。”
——我個人基本比較認可上述對T2研發人員的態度,只不過Sony Z1應該是第一個將全金屬中框用作天線使用的,錘子依靠自己研發團隊的力量完成T2,且通過了工信部基礎的SISO OTA測試限值要求,說明其設計是基本達標的。
5. 接下來我所完成的考核4G下載速率——MIMO OTA測試,是一個更高階、更嚴格的要求,在這個測試中表現不佳的手機,在真實使用中可能帶來的問題是在同等4G網絡條件下,下載速率比別人慢——該測試依照了工信部的推薦性標準:YD/T 2869.1-2015。
但是,實際上一款4G手機會設計運行在若干頻段上(即使是同一個運營商!),要簡單地下一個“好”還是“不好”的結論,并不像普通消費者想象的那么簡單,但越來越多的追求極致的廠家,會不停的在每一代產品上做優化——比如iPhone。
三、錘子T2的MIMO OTA測試:
1. 測試條件描述:分為雙手模型下的測試,及自由空間下的測試兩種
請注意:在YD/T 2869.1-2015當中只規定了“自由空間”的測試,而更接近真實使用的“雙手模型”條件下的測試尚未進行修訂。
A. 雙手模型條件:
a. 測試使用的人手模型:
b. 雙手握持姿態:
B. 自由空間條件:
2. 測試系統:此次完成的是2D MIMO OTA Umi信道模型
3. 測試結果:
在聯通和電信所支持的頻段Band3上,不加人手模型的時候T2的性能在幾款對比機中是最差的;而在加入人手模型之后,其表現躍升到魅族Pro5之前,但仍次于同樣金屬邊框設計的Sony Z5.
而在中國移動支持的Band38下,不加人手模型的時候T2的性能僅次于iPhone6s;而在加入人手模型之后,其表現竟然大大超越iPhone6s,一躍成為排頭兵。
結論:
一般我評價一部手機在無線性能上的優劣,必須結合各個頻段和制式下的表現,進行綜合打分,例如,iPhone6s支持頻段數最多,在各頻段下的表現雖然并不都是100分,但都達到了90或95分,這種均衡的表現是需要功底的,所以在我心中的排名無疑是第一;此次T2在Band38可以打100分,而在Band3只能打50分,二者平均只能打出75分,考慮到尚未對T2進行完整頻段測試,所以目前測試結果僅作一參考,但至少T2在FDD Band3上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附測試數據圖如下:
A. FDD Band3,自由空間
B. FDDBand3,雙手模型環境:
C. TDD Band38,自由空間環境
D. TDDBand38,雙手模型環境
作者:廣播電視規劃院無線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吳醒峰博士
歡迎關注吳醒峰博士微博:http://weibo.com/u/19850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