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分析,在過去的幾年里,對于同屬于4G標準的WiMAX與LTE技術,由于同采用了MIMO、OFDM等技術,兩者被習慣性的放在一起,被更多的定義為一種競爭關系。
如果單從該層面上來看,就目前而言,WiMAX已經占據了絕大的優勢。由于WiMAX在發展上早于LTE,在發展層次上已經不屬于統一階段。
過去的一年里,由于在Sprint、Clearwire等運營商以及Intel、Motorola、Cisco、華為、中興等設備廠商的大力推動下,WiMAX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據Infonetics研究公司發布的WiMAX設備市場報告數據顯示,全球固定和移動WiMAX設備和手機/小型移動PC設備的銷售額在2008年達2.75億美元,WiMAX設備銷售額呈增長的趨勢,主要原因是802.16e移動WiMAX設備銷售額的增長,如基站、客戶端設備,增長幅度達188%,而802.16e標準的個人電腦、手機以及外部數據卡增長約121%。另外,2008年移動WiMAX的用戶數為390萬,較07年增幅約120%。
除此以外,目前,在全球的WiMAX網絡部署項目達到460個,覆蓋135個國家。而Sprint、Clearwire、日本UQ通信等運營商更是推出了相應的WiMAX服務。雖然在資費上價格過高,但不可否認,對于WiMAX產業而言,已經是個很好的開端。而Clearwire、Sprint也將在2009年進一步推動WiMAX技術的發展。
而作為3G時代的演進方向,LTE技術也受到了諸多全球知名大型運營商的青睞。如AT&T已經開始在芝加哥測試理論峰值達7.2Mbps的3G網絡,公司準備借助GSM技術轉到LTE上,并計劃于2009年年底部署LTE網絡;日本運營商NTTDoCoMo自2006年7月開始就已經開始著手部署LTE網絡;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Verizon Wireless也正在積極籌備LTE商用網絡的部署,同時設備提供商也在加緊LTE產品的研發。
但是就目前而言,LTE商用網還處于規劃階段,最早的服務也要等到2010年才能推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落后于WiMAX。如果要推動一種技術的快速發展,競爭固然存在,而我們更多的是要將這種競爭看作是一種發展助推力,從中找到更有利的方式。
在4G技術的發展上,由于LTE標準具有更高頻譜效率的無線接入技術及平滑的IP核心網絡,相比于2G/3G的移動網絡,網絡性能獲得大幅度的提高,并明顯降低了網絡的運營成本,無論對于運營商還是手機制造商而言,都具有很大的誘惑力,未來必然得到高速發展。
而WiMAX技術雖然在蜂窩通信上沒有明顯的優勢,但卻能夠實現更高速、更遠、成本更低的無線接入,這相對于LTE接入方式,成本更低,而且WiMAX在大城市也具備一定的優勢地位。
那為什么就不能將兩者這件的優劣進行互補,通過終端上實現技術融合的方式來推動技術的發展呢?而這情況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在過去的幾十年,用戶不得不受困于在不同標準所帶來的煩擾。如第二代手機標準(GSM與CDMA),而這種現象已經成為過去。如今,多技術融合已經司空見慣,在網絡上3G+Wi-Fi,Wi-Fi+WiMAX等等,而在終端方面,通過內置的多模芯片,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切換,這在香港等多網絡部署的國家,其終端設備大部分都支持這些功能。
而對于WiMAX與LTE的融合,ABI公司預測,新一代整合WiMAX與LTE的4G技術,多模單芯片預計將在2009年上市,換言之,屆時的移動寬頻通信將是以雙頻的方式存在。而無論是發展WiMAX或LTE技術的芯片商,大都認為雙模芯片將是未來發展趨勢,目前也正在積極研發相關芯片產品。
對于WiMAX產業而言,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實現與其他3G/4G網絡的切換功能,使WiMAX能夠提供更多的服務,同時,其產品也將更為豐富,尤其在終端這塊,這種融合方式一旦采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WiMAX產業終端缺乏的問題,為未來發展帶來更多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