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RFID市場規模預測與產業發展概況分析
根據網舟咨詢發布的《中國RFID產業發展年度研究報告(2011)》,世界RFID產業發展概況如下。
RFID已經廣泛應用
物聯網將成為比互聯網更大的一次技術革新,這已經成為共識。當前的RFID在零售、交通、軍事上等各個獨立的領域已經得到廣泛應用,這些應用大多是在特定領域的閉環應用,分屬不同領域有著自己的協議和標準,不同領域的閉環應用不兼容,信息也不共享。而物聯網則基于通用的協議和標準的開環應用,從而實現物品在全球范圍內按照權限的信息共享。當前的RFID技術,技術比較成熟,應用廣泛,如果再加上云計算模式等方法形成信息共享,就形成一個完整的物聯網應用。因此,RFID技術是目前物聯網最成熟的應用,隨著物聯網產業的飛速發展,作為排頭兵的RFID產業必然迎來快讀的增長。這一點,也可以從全球RFID市場規模與增長(如下圖)中看出來。
圖表 2004-2013年全球RFID市場規模與增長率
金融危機成為RFID產業的機遇
從上圖可以看出的另外一個要點是,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RFID市場規模的增長率一度開始下跌,然而在此之后又開始穩步回升,而且市場規模一直保持增加。這說明,對RFID產業來說,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有限,而且反過來成為一次機遇。
國外發展有加速的趨勢
近期的情況表明,國外RFID行業已經呈現加速的趨勢,這一點從RFID芯片的主流廠商的動作可見一斑。美國的TI公司,一方面加大收購與合作的力度;另一方面,即從技術方面加大新型的RFID芯片的研發力度,不斷更新原有產品,還通過各種方式來充實其專門為政府和安全部門最新開發的RF360智能IC平臺。而另一巨頭NXP公司除了擴充在中國廣東的生產線以外,最近又投巨資在澳大利亞設立新的RFID芯片生產線,前不久又與SONY公司合作,加強RFID解決方案方面的合作力度。所有這些似乎預示著產業的步伐正在加快。
技術融合和應用向縱深延伸
隨著互聯網和個域網的發展,呈現了賦予RFID更豐富功能的趨勢。比如,已經出現通過互聯網來遠程遙控工業應用和醫療應用電冰箱,通過RFID來實現對溫度、冰箱內的物品數量以及變更情況等精密管理。通過將病人信息植入RFID中,低成本的遠程醫療也開始出現。
各國RFID產業發展特點
近年來,世界各發達國家,包括美國,歐洲各國,亞洲的日本、韓國、印度以及澳大利亞都加大對RFID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支持力度,并在政府部門率先采用RFID技術,以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RFID技術在全球掀起了陣陣熱潮,吸引了眾多廠商參與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生產。主要發達國家都將RFID作為一項增進其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產業予以積極推動。RFID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和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展。
從具體應用推廣來看,歐美地區依然處于領先地位。美國的RFID應用已經從軍事應用,向交通、車輛管理、身份識別、倉儲管理等領域有了很大延伸。歐洲地區德國、英國、法國、荷蘭等國的RFID產業在交通、身份識別、物資跟蹤等領域也有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其它國家,根據本國的產業優勢和市場特點有不同的發展方向。
美國在政府部門率先開展RFID應用項目
美國政府積極推動RFID應用,并在政府相關部門首先啟用RFID項目,帶動RFID應用、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和標準的完善。美國防部要求,2005年1月1日以后,所有軍需物資都要使用RFID標簽;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從2006年起利用RFID跟蹤最常造假的藥品;美國社會福利局(SSA)正式使用RFID技術追蹤SSA各種表格和手冊,等等。此外,美國政府推進RFID應用不僅在政府部門率先開展RFID應用項目,同時也選擇了以醫療、社區垃圾回收等重點領域給予大力支持加以推動。政府部門的RFID應用項目,不僅為RFID企業開辟了市場,同時也營造了應用RFID的氛圍,帶動了RFID的應用。
歐洲政府資助基礎性項目研發效果明顯
歐盟在推進RFID項目應用的最大特點就是政府出資開展基礎性研究,推動RFID的商業應用,取得較好效果。如近年來,歐盟出資近2億美元資助一項為期三年的RFID系統應用計劃,重點資助包括RFID系統有效應用的基礎性研究、技術研發、培訓和示范計劃。又如,2007年2月8日,德國政府表示已經確定RFID技術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能在該國發揮主導作用,扮演一個主導全球的角色,并投入了2億多歐元支持基礎性研究和關鍵技術的研發。2009年3月,歐盟出臺了信息通信技術研發和創新發展戰略,強調加大對信息通信技術和信息化投入的重要意義,其中一項重要的支持方向就是全面深入推進以RFID應用為主要內容的物聯網快速發展。
日本政府主導作用非常突出
日本是亞洲地區乃至全球電子標簽技術發展最領先的國家,日本政府在電子標簽標準制定、應用推廣、技術研發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在日本政府主導下,日本東京大學、慶應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和早稻田大學以及20余家日本大型企業正聯合制定電子標簽技術標準。2004年在官方主持下,由大學和企業共同進行電子標簽的應用實驗,創造出企業和個人都可自由和便利地應用信息的環境。由日本總務省出面,組織成立了“電子標簽調查研究會”。為了保證UHF頻段中RFID的應用,2004年日本政府果斷地對擁擠的UHF頻段進行清理,專門為RFID開設了專用頻段,并將RFID作為一項關鍵的技術來發展。
韓國采取政企聯合戰略推動RFID發展
韓國主要通過制定國家發展計劃,以及實施政企聯合戰略推動RFID發展。由產業資源部和情報通信部來制定和推動RFID的發展計劃。早在2001,韓國政府就已經把RFID當作重要產業給予支持,制定并促進RFID產業發展的政策—“T839戰略”。
從2010年年初開始,韓國政府陸續出臺了推動RFID發展的相關政策,為使其成為RFID和傳感網行業世界前三強進行努力。韓國政府稱,為了加強對于行業全面情況的掌握,將在鋼鐵、電子和醫藥產品行業內應用高科技識別標簽。韓國知識經濟部表示,此舉旨在推廣RFID標簽,并建立相關的傳感器網系統,以維持對各種產品進行實時的、準確的監測。此項目將獲得國家約450萬美元的支持。韓國政府從近期開始啟動為期一年的支持計劃,并聯合其他8家公司開始在實際商業環境中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