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纖傳輸技術發展, 容量大、品質高等使其應用也是越來越廣。從干線光纖到城域網傳輸,從城域網到光纖到戶的G(E)PON技術, 光介質傳輸充斥在傳輸的各個領域。那是不是光纖傳輸技術最終會替代無線微波傳輸技術呢?
當然不會!市場的千變萬化,技術進步一日千里,這個特點讓電信行業把經營的靈活性和機動性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微波傳輸具有投資少,運行成本低,占領市場迅速和對多種不同業務適應性強的特點。微波傳輸仍會大量應用在移動基站回傳、WiFi、WIMAX基站回傳、應急通信、光纖備份及災難預警通信系統等。全球各地的運營商通過重新重視應用微波傳輸技術,大大地加速了3G網絡的部署速度。隨著現代傳輸系統向大容量,IP化的方向發展,微波作為其中一種傳輸手段也必將順應這樣的趨勢發展。
微波傳輸的發展趨勢
1、向高容量發展
移動基站回傳是當今微波最主要的應用之一。隨著3G、HSPA等移動寬帶的到來,每個基站對傳輸容量的要求不斷的擴大,從3G初始8E1~16E1/站需求到現在HSPA商用網絡中27個E1/站;再到未來LTE(4G)100M bps/站的傳輸需求不斷增加。微波單方向容量需求也從原來PDH微波最大16個E1發展到 63個E1甚至更高;SDH微波單方向容量需求從STM-1 到 STM-4發展。
2、向IP化發展
隨著用戶的應用越來越多地以IP數據包的形式呈現,以及IP數據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其作為承載話音,視頻和數據業務的統一平臺的優勢越來越被運營商所重視。作為承載用戶業務的各種傳統電信網,如接入網、傳輸網、信令網等,開始從以電路交換為特征的傳統窄帶、話音和數據分離的電信網向支持多業務、單一承載網的全IP體系結構轉變。
3G及4G移動寬帶的到來,使得移動網絡中的數據業務占主要成分,當今的移動核心網已經進入全IP的時代,下一步必將是無線接入網的全IP化。微波作為基站傳輸補充手段也將走向IP化,特別是需要支持IP RAN(無線接入網)――基站回傳的IP化。
3、由以“單跳”為單位向網絡“節點”設備發展
網絡節點式微波使的微波的性能加強,使其更加智能化;節點式微波能夠擴展容量和規模、靈活傳輸任何協議,并可借助功能強大的機制實現保護功能。此外,可通過內置流量路由和端到端管理輕松管理這些網絡節點。
4、頻率、容量和調制固定不變型向通過軟件可調的方向發展
微波傳輸范圍從 2x2 至 75x2Mbit/s和STM-1,可在 6 至 38 GHz 頻帶間運行,并能利用 C-QPSK 至128QAM 軟件可調調制方案,無線終端可配置為未保護模式 (1+0) 和保護模式 (1+1) 。用戶可以通過修改軟件而無需改動硬件來改變容量,從遠程位置輕松對網絡重新配置。
部署微波傳輸網絡應注意的問題
·既要關注現網需要又要關注未來,也就是說即要滿足現網需要,又要能使現有微波平滑擴容為未來網絡的需要。
·應該把網絡交給專業人士去設計,以網絡節點為單元,而不是按跳搭建(搭積木)的方式。
·關注微波工程質量,例如接地防雷問題,走線標準問題等。而不是關注工程成本和速度。兩人一天裝一跳微波是可能的,但并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