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連網的設備、終端與機器數量持續增加,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虛擬網絡功能通過5G網絡與云端執行,加上智能化與機器人成為生產與應用的新工具,進一步推動如“認知即服務”(CaaS)等新型態的服務典范出現。
預計在2020年以前,5G移動通信技術將滲透到整個網絡基礎設施,推動新的機器人服務與智慧化以及一個密集互連的數字社會與經濟。
5G技術需要一種分布式的核心操作系統,可從終端擴展至5G網絡再到云端。目前的云端運算、軟件定義網絡(SDN)以及網絡功能虛擬化都還是相當新的連網概念,但這些都是即將在未來十年轉型至5G網絡實現通信基礎設施的重要層面。更重要的,5G網絡將提供超越4G時代的更多創新進展,它將成為數字社會與經濟的“神經系統”——一個真正融合與大量密集的通信基礎設施,并可深度整合處理、儲存與連網。
5G網絡將是一個無所不在、高度彈性化以及超低延遲的虛擬化基礎設施,能夠通過云端的巨大處理與儲存力量,將大量的智能終端、設備、機器、可穿戴設備、汽車、無人機與機器人整合在一起。所有的這些系統都將通過5G無線基礎設施利用遠程監視與控制的能力實現機器智慧,深深融入工業、公共機構、社會與生活的過程。
例如,三星(Samsung)日前宣布與SK Telecom合作研發5G技術,預定在2018年韓國平昌冬運和2020東京奧運時發布5G新產品。兩家公司指出,有了5G高速傳輸技術,距離遠程救援機器人以及自動駕駛車已指日可待。
機器人或任何其他經由5G技術實現的自動化機器,正是未來潛在生態系統的最佳范例。如今在制造生產在線已經有一些機器人與人們配合或共同工作了。然而,為機器人賦予完全的移動性仍然是一項挑戰,通過5G技術不但能讓真正移動化的機器人辨識影像、實現監控,也提供了認知服務。
機器人傳感器很快地就會進展到收集環境信息,通過5G基礎設施傳送到云端,再通過云端提供的各種不同方式與技術在遠程進行機器人智慧處理。運算智能與合作方法可在云端執行,而由機器人傳感器收集的巨量數據與相關知識則可在云端儲存與分析。
在智慧城市中,以5G技術實現的新一代機器人將與人們一起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展開越來越多密切相關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