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6月20日晚,中國移動公布了2017-2018年基站天線集采結果,公示了中標候選人:
官方鏈接https://b2b.10086.cn/b2b/main/viewNoticeContent.html?noticeBean.id=363174
摩比、通宇、華為、京信、虹信是前五大贏家
通過近期一輪天線產業鏈調研,我們對這次天線集采結果進行深度和專業的點評:
首先,解答大家一個疑惑,中移動這次天線招標,并非是低頻重耕(移動并未獲得低頻重耕4G的牌照),94.6萬面天線集采是與移動4月份啟動的LTE五期主設備集采相配套的,包括2G換站和4G新建站等需求,合計約40.6萬個基站。
一般來說,40萬個基站,對應120萬面左右基站天線,但為什么這次只采購了94.6萬面呢?其實這個94.6萬面只是移動拆包集采的部分,另外和設備商捆包集采的還有約60萬面天線左右。這樣算下來,天線總需求就是154.6萬面(94.6+60),又大幅超過120萬面的數量,因為我們發現這94.6萬面里的第六個標包37.2萬面天線,主要是隧道、電梯、高樓等特殊場景的室內天線,所以實際基站天線需求數量是117.4萬面(94.6+60-37.2),這樣就基本與40萬站數量基本匹配了。
搞清楚這次招標前因之后,我們再來分析下集采結果,首先上統計表格,集采結果一目了然:
1、從數量上來看,份額排名前三的依次為武漢虹信(26.8萬面),通宇通訊(15.54萬面),摩比天線(15.49萬面),而華為(6.28萬面)和京信(4.04萬面)分別排名第5和第7。但是,因為各個標段產品類型不同,價格差異很大,因此,不能單純依據中標數量來判斷誰是真正贏家。
2、那么,我們就結合產品類型和價格再來具體分析,首先排除標段6(因為標包6主要是室內天線,預計價格在300塊左右,37.2萬副總價也才1個億出頭);
再看標段1,這次集采里最高端的產品——全頻段電調智能天線(支持2G-4G多系統),根據產業調研了解,該價格在6000元/副,則標段一的總價值約為3.4億元;
標段2,簡單理解就是兼顧3G和4G的雙頻電調和非電調天線,我們應該都體會的到,移動3G用戶應該非常少了,其實該產品功能主要就是支持LTE,那么電調的產品價格一般在3000元以上,非電調的1000元以上,那么我們以平均價格2000來估算,標段2的總價估計為5億以上。
標段3,內置濾波器的有源智能天線,比普通天線價格要高,那么我們以3000元單價估算,標包3的總價值為2100萬元。
標段4,主要產品是雙通道的GSM,以及部分兼容4G的天線,那么其價格應該在普通的2G和4G天線之間,以2000元單價估算,標包4的總價值約為4億元
標段5,主要是應用在高鐵的2G以及兼容4G的天線,按單價2500元估算,標包5總價值為1.5億元。
綜上,這里94.6萬面天線,6個標包,合計價值估算為15.1億元(1+3.4+5+0.21+4+1.5)。
3、最后,我們結合前面預估的產品價格以及公示中標份額,再來看誰是這次集采最大贏家。
摩比天線合計中標3.11億元(5億*0.31+4億*0.39)
武漢虹信合計中標3.08億元(5億*8%+4億*31%+1.5億*70%+1億*39%)
通宇通訊合計中標2.62億元(5億*39%+4億*10%+1.5億*13%+1億*8%)
華為合計中標2.38億元(3.4億*70%)
京信通信合計中標1.27億元(3.4億*17%+0.21億*100%+4億*12%)
暉速合計中標1.1億元(3.4億*13%+5億*7%+1億*31%)
因此從中標金額上來看,在這94.6萬面天線集采中,摩比天線第一,虹信第二,通宇第三,華為第四,京信第五,但是還有幾十萬面天線是和設備商捆綁集采,華為占有覺有優勢,所以他實際拿到的天線份額是比這次要大很多的。
另外,我們通過產業了解到:
1、電信此次低頻重耕800M實際需求不止公開集采的30萬主站,可能還有10-15萬建站需求;
2、中移動的補盲、深度覆蓋需求仍較大,94.6萬面天線集采落地,幾個標包是從捆包到拆包模式轉變,對于京信、通宇是增量需求,他們份額將得到提升。
3、近期工信部批準NB-IOT在800/900/1800/2100M的商用許可,允許電信運營商在已分配的GSM或FDD方式的IMT系統頻段上部署NB-IOT系統,意味著中移動在沒有獲得FDD和900M低頻重耕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直接升級GSM900M系統、建設FDD-LTE基站來部署NB-IOT系統,這兩種方式是已得到認可的。因此,預計下半年中移動有望啟動FDD建設,并且在正式牌照落地后,有望進行大規模的低頻重耕、FDD建設。并且,從產業鏈調研情況來看,移動正在醞釀低頻重耕,一旦啟動,預計規模會比之前電信的需求大很多。
因此我們認為,短期內,受益電信低頻重耕,移動低頻、FDD建設,移動拆包集采,多系統天線替換,行業有望重回增長,集中度提升,龍頭將顯著受益;長期看,5G、物聯網帶動天線行業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