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隨著移動產業為5G時代做準備,
移動生態系統創造了3.6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據近日在世界移動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上發布的2018年GSMA《移動經濟》(Mobile Economy)報告顯示,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移動連接將運行于4G和5G網絡。據預測,到2025年,4G將占全球移動連接數1的53%(高于2017年的29%),而5G網絡將在首批商用5G網絡于今年推出后進一步增長14%。報告還對這一期間物聯網(IoT)的增長以及移動產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面日益增強的作用進行了評估。
GSMA會長葛瑞德(Mats Granryd)表示:“我們正處于移動新時代的初期,即將推出的首批5G網絡和物聯網將進一步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與此同時,運營商將繼續擴展和升級其4G網絡,以逐步邁向5G時代,并且不斷發展其產品陣容,以創造電子商務、內容、生活方式、廣告和營銷及身份識別和安全等領域的新收入來源。”
葛瑞德補充道:“隨著移動產業向5G時代邁進,對‘爭投資、促創新’(pro-investment, pro-innovation)的政策及現代化監管體系的需求從未如此之迫切。頻譜、基礎設施和經濟等三大領域的監管簡化和政策進一步發展,是為消費者、社會和行業挖掘5G全部潛力的關鍵。”
4G、5G和物聯網齊步增長
在首批4G商用網絡推出不到十年的時間內,4G將在明年之前成為全球領先的移動網絡技術,而且到2025年將占全球連接數的半數以上(53%)。在此期間,運營商也將投資于新的5G網絡;從今年開始,首批5G將在北美及亞洲和歐洲的主要市場推出。到2025年,5G連接數預計將達到12億,屆時將占總連接數的14%。
同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樓宇和智能企業用例的激增將推動物聯網增長。GSMA移動智庫(GMSA Intelligence)預測,2017至2025年期間,物聯網連接數(蜂窩2和非蜂窩)將增長超過3倍,達到250億。到目前為止,已有23家移動運營商利用NB-IoT和LTE-M標準在全球推出了41個商用移動物聯網。
移動產業于去年簽署了其第50億個獨立移動用戶3,預計到2025年將再增加近10億,達到59億用戶——相當于屆時全球預期人口的71%。這一時期的用戶增長將受到發展中國家推動,特別是孟加拉國、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美市場。此外,到2025年,預計將有50億用戶使用手機上網,高于2017年的33億。
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日益增長
2017年,全球移動生態系統占全球GDP的4.5%,相當于貢獻了3.6萬億美元的經濟附加值4。到2022年,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受益于移動服務和機器對機器(M2M)/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普及率增加所帶來的生產力和效率的提升,這一貢獻值預計將達到4.6萬億美元,相當于占GDP的5%。2017年,更廣泛的移動生態系統還提供了2,900萬個就業崗位(直接和間接),并為公共部門的籌資做出了重大貢獻;通過一般稅收籌集了近5,000億美元,以及通過移動頻譜拍賣增加了250億美元。
報告強調,除了為經濟增長做出貢獻之外,移動技術也越來越多地用于應對衛生、農業、公用事業、教育和金融服務等主要領域的服務獲取、成本和服務方面的挑戰。繼兩年前移動產業承諾助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之后5,報告指出,在優化網絡、提升連接性和增加移動服務使用量這三大趨勢的帶動下,該產業正在為所有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重要貢獻。
葛瑞德補充道:“實施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兩年后,得益于更廣泛的移動覆蓋和更優的網絡,移動產業正加大其對所有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影響。移動工具和解決方案的普及也在日益增加,這些工具和解決方案旨在促進多個行業的系統、流程和交互數字化,特別是在中低收入國家。”
《2018年移動經濟》新報告由GSMA旗下研究機構GSMA移動智庫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