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Moran,是約翰迪爾的技術設計師, 他稱,該公司的具體目標是建立一個自動跟蹤系統,監控商品進入零售商店的外向物流運行。本月初期,Mark Moran在EPC Connetion 2007會議上,介紹了該公司RFID應用的最初目的。
他說:“偶爾,售出產品需要到零售商店進行維修,盡管這種情況不是經常發生,但是出現一次,就是很大的麻煩。每產品維修一次,貼上維修標簽,便會使John Deere品牌形象受損。”
現在,生產流程后期,每件有瑕疵的產品,上面貼有一個EPC Gen2 RFID層壓紙維修標簽。這些產品,被拿出生產線,放在一邊等待返廠維修。八個運輸碼頭門口,都配有RFID門戶,該門戶內置RFID過濾器,當解讀到RFID標簽時,會以發光或發聲的形式,發出提示信息,這樣,保證了向零售商店運送貨物的配送卡車上,不會載有RFID標記問題產品。
Moran說,盡管約翰迪爾外向物流方面,無源超高頻RFID應用運行良好,尤其是一年前改用EPC Gen2 RFID標簽以后。去年春,該公司進行了RFID實驗,對EPC Gen2 金屬制品標簽、有源標簽,和一個實時定位系統(RTLS)的超寬帶標簽(UWB)標簽進行測試,實驗中,三款標簽運行都很良好,解讀率達到100%。其中,最昂貴的解決方案是超寬帶實時定位系統,最便宜的的有源標簽系統。
最終,約翰迪爾選擇了EPC Gen2 RFID標簽,因為在這之前,該公司已有該技術的使用經驗,無需安裝額外的服務器和中間件。Moran說:“我們只需要把便簽貼上去,智能讀寫器設有過濾器,可以發出警報信息。該系統中真正起作用的是標簽的唯一ID號碼模式,讀寫器通過過濾器識別該唯一ID號碼。
Mark Moran說,在另外一個工廠內,RFID在制品監控運行良好,這個過程更為復雜,但是他拒絕透露具體是哪一家工廠,涉及到哪些產品。零部件打包貼上EPC Gen2 內置標簽,當這些零部件離開工廠時,RFID系統會監控車載的部件包,這些部件由第三方物流提供商運往承制廠商處噴漆,然后再運回約翰迪爾公司。工廠和物流提供商使用的設備中,都設有RFID詢問機,。Maron稱,該實驗涉及75種不同部件的部件包的標記。
在建立RFID跟蹤系統前,約翰迪爾曾跟蹤不同類型部件包中的部件,在在制品生產過程中的流動,當然,這種跟蹤是通過人為掃描部件包上的條形碼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