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發的核級水下高分辨率耐輻射攝像系統成功應用于國內各大核電基地,其各項技術指標在國內外同類產品中處于領先地位,在市場應用中打破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該高分辨率耐輻射攝像系統IOE-CPR-M獨有輻射屏蔽技術,可以在5000Gy/h的劑量率條件下穩定工作100小時,并且圖像輸出優良。同時系統還配置了特殊的水下動密封部件,可在水下100米工作依然穩定可靠,這是該系統所具備的最大優勢。另外,因其采用高性能圖像傳感器,分辨率可達200萬像素,同時可以輸出1080P高清視頻。在精密電機驅動下,該系統反應靈敏,運轉平穩,在任何速度下都可以保證捕捉到的畫面圖像無抖動現象。由于系統可以在水平方向360度連續旋轉,因此在核電站水下監視工作中無監視盲區。以上技術特點使其足可媲美國外同類產品,在該領域真正實現“中國造”。
高分辨率耐輻射攝像系統在核電站有廣泛的用途,如可以在核電站大修堆芯換料過程中全方位監控水下燃料組件操作,以確保燃料正確就位;可以對核燃料組件進行專項水下高清外觀檢查和測量,以了解燃料組件的運行狀況;還可對核電站乏燃料水池及堆芯燃料組件進行最終安全檢查,以確保燃料組件正確裝載。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搭載中科院光電所自主研發的視頻擾動處理和圖像測量技術,可以在高溫水下環境中進行視頻檢測和圖像處理,以得到高質量視頻圖像及相關數據。總體而言,該系統大大提高了核燃料操作的安全性,確保了燃料組件入堆后能長期安全運行。據了解,此套系統在各大核電基地大修過程中發揮了極大功用,核電專家對其高性能、高可靠、高穩定的表現提出一致肯定。
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目標,到2020年我國在運核電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可以預見,伴隨核電繼續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該系統也將在國民經濟戰場中發揮更大價值。
控制顯示測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