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體驗一下高品質的虛擬現實技術,無論是Oculus Rift、HTC Vive還是索尼PlayStation VR,除了計算機和PS4主機之外,還有一個問題不得不面對,那就是想要在虛擬世界中“徜徉”,是無法擺脫各種線纜的束縛。所有數據的處理和傳輸,都需要通過有線的方式將虛擬現實頭戴設備與計算機連接起來。
不過最近來自麻省理工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的研究人員在移動VR領域取得了一項新進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這項技術名叫MoVR,是一種無線虛擬現實系統解決方案。根據研究團隊介紹,MoVR并非是通過Wi-Fi或藍牙的方式進行無線數據傳輸,而是通過高頻毫米波射頻電流來將數據從計算機傳遞到虛擬現實頭盔中,并且速度要要比傳統無線連接方式更快。
雖然現在想要實現無線虛擬現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像谷歌Daydream View或三星Gear VR這樣的移動VR設備通過智能手機來驅動數據的處理,或者還有PC廠商推出了VR背包這樣的產品讓用戶將計算機背在身上,不過無論是移動虛擬現實還是便攜式PC主機,兩種方法都存在比較大的局限性。
首先延遲現象是目前虛擬現實技術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虛擬現實體驗對于延遲現象非常敏感,因此對帶寬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在顯示效果上對分辨率的要求也要高于其它產品。而麻省理工的研究團隊表示,自己的毫米波信號數據傳輸速度足夠快,完全可以滿足高品質虛擬現實系統對數據傳輸的要求。
不過目前這種毫米波無線傳輸信號技術遇到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穿透性,必須要VR設備與接收器之間沒有任何阻礙才行,如果中間有障礙物,那么信號強度就會明顯受到影響。MoVR技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團隊正在開發可編程的“鏡面”,可以將各個方向的信號折射到用戶的VR頭盔方向,確保信號總是能沒有障礙物阻礙的情況下發送到接收端。
目前,MoVR還處于原型開發階段,團隊希望未來進一步縮小系統的體積,可以讓多個VR頭戴設備在同一個房間內沒有干擾的情況下同時工作。不過盡管這還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對于未來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卻提供了一個相當不錯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