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空氣、水以及新鮮的食物之外,想要在月球上生存,人們還需要什么?
呃,考慮到現在人們完全無法離開互聯網,受不了一個小時不刷微博的情況,人們想要在月球上生存,還需要高速穩定的無線網絡……感謝MIT和NASA的一群偉大的科學家,你想要在月球或者火星上刷微博的構想,或許能成為現實。
這兩家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研發的技術能夠允許你在月球上,還能夠享受地球傳來的高速無線網絡信號。他們表示,如果你想的話,看一集高清的《舌尖上的中國》,也不是不可以……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在新墨西哥州架設了四個不同的射電望遠鏡,向月球發送上行信號。這些射電望遠鏡能夠以大約40瓦的功率,使用激光發射器將信號轉化成有規律的紅外光波向月球發射。
NASA和MIT的諸位科學家將在今年6月9日的CLEO激光技術研討大會上正式展示此項技術,不過如果你正是此領域的人士,想要提前了解下相關的技術,你可以到美國光學學會(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網站上仔細學習一番。據他們的報道,新的技術比此前的地月數據傳輸速度(通過射頻技術實現)要快出4800倍……
新的數據傳輸技術能夠在地月之間38.4633萬公里的距離上,達到大約19.44 Mbps的上行速率,下載則能夠達到622Mbps。不過別以為這種激光技術說實現就實現。MIT林肯實驗室的Mark Stevens表示,高空的不穩定氣流以及大氣層,對于激光傳遞的影響非常大。
而這也是為什么他們使用了四個射電望遠鏡的原因:四臺望遠鏡各自從不同的位置發送數據,各自受到不同程度的大氣削弱影響。四臺一起用,提高信息最終被環繞月球運行的衛星上的接收器收取到的幾率。
衛星上面同樣裝載了一個望遠鏡,接收從地面發射的激光然后將其匯入一條光纖中,然后一臺光電探測器將光纖轉化為電訊號,進而轉化成能夠普通的電子設備能夠讀取使用的數據。
聽起來挺玄乎的,考慮到40瓦的功率發送的信號中可能只有十億分之一不到的信號能夠被衛星收取到。但幸運的是,Stevens表示,對于正常數據使用來說,需要使接收到的信號遠比這40瓦傳送的信號的十億分之一還要少得多。
在下個月的CLEO會議上,本項目中的科學家們將進一步解釋這套系統的技術細節以及意義。據他們預測,這套系統的架構還能夠被用在超深空的探索任務中,比如火星,甚至其他太陽系以內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