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超導地球物理探測聯合實驗室瞬變電磁探測研究組,于2014年5月下旬在長春市燒鍋鎮和黑龍江七臺河市北興農場密林地區聯合開展了基于低溫超導SQUID傳感器的地面大深度瞬變電磁探測實驗,在國內首次成功獲得80ms的地面瞬變電磁的磁場信號,經數據反演解釋,測量結果與鉆孔資料及其他物探方法取得的資料吻合良好,獲得了深達1000米的地下電性結構信息。上海微系統所兼職教授、吉林大學兼職導師、國際知名SQUID及其應用專家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張懿教授,謝曉明研究員,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林君教授、程德福教授、嵇艷鞠教授以及雙方項目骨干10余人參加了本次實驗。
雙方的首次原理驗證實驗與2012年8月在長春市燒鍋鎮開展,在此基礎上雙方開展了聯合攻關,微系統所解決了射頻干擾、動態范圍、擺率和渦流干擾等一系列難題,吉林大學則針對發射-接收系統方面的發射頻率、波形下降沿控制、接收前端匹配等進行了技術攻關。本次實驗的成功,對于使用地面磁源瞬變電磁方法開展大深度電磁勘探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推動雙方的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吉林大學-上海微系統所超導地球物理聯合實驗室成立于2011年10月,由張懿教授發起,上海微系統所超導實驗室謝曉明研究員和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程德福教授推動成立,吉林大學趙繼常務副校長、國家地球物理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林君教授,上海微系統所所長王曦院士和俞躍輝副書記親自參加聯合實驗室工作組。合作雙方優勢互補,旨在通過強強合作推動超導技術在地球物理探測領域的應用,提高我國地球物理探測的水平。
來源: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