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9日,由中物院流體物理研究所與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立的聯合實驗室--物理與生物醫學交叉實驗室主辦的香山科學會議“太赫茲波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科學問題與前沿技術”學術討論會在北京香山飯店舉行。中物院院長趙憲庚、副院長劉倉理出席會議。
香山科學會議是我國科技領域的一項重大活動,其主題注重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是引領我國重大基礎研究的重要風向標。這是我院首次主辦香山科學會議。
此次會議由姚建銓院士、杜祥琬院士、孔祥復院士、王正國院士和劉倉理研究員擔任執行主席。來自總后勤部、總裝備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部委領導和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中科院力學所、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所、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吉林大學等單位的4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太赫茲波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及其機理、特定組織細胞的太赫茲波生物效應及其機理、太赫茲波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關鍵技術與儀器設備以及太赫茲波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發展前景及政策建議等中心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會上,劉倉理研究員作了題為《太赫茲波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發展前景與政策建議》的中心議題報告,從國家層面對如何推進太赫茲生物醫學研究進展提出了政策、平臺建設、資金支持的建議,獲得了廣泛認同。流體物理研究所項目總師李澤仁研究員作了題為《生物醫學應用中的太赫茲關鍵技術和儀器設備》的中心議題報告,圍繞生物分子(細胞等)研究、生物組織與病變的檢查診斷、太赫茲生物效應與利用等應用方向的需求,總結了國內外太赫茲技術與儀器設備的研究進展,并梳理出了太赫茲波的科學問題與關鍵技術,以及儀器設備研發與應用的相關問題,引起了與會專家的廣泛注意。流體物理研究所趙劍衡研究員、朱禮國助理研究員分別作了《美國三大核武器實驗室生物醫學研究情況與啟示》和《寬帶脈沖太赫茲波技術的優勢與挑戰》的主題報告,深入分析了太赫茲生物醫學發展的需求、必要性和關鍵問題。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太赫茲生物醫學研究是一個充滿創新機遇的領域,應引起我國相關領域管理人員和專家學者的重視。我國應找準研究方向與突破重點,建立全國范圍的信息科學、計算科學、生物學、醫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平臺,并提供充分的政策與資金支持,切實推進太赫茲生物醫學研究的跨越式發展。
香山科學會議簡介
香山科學會議是由國家科技部(原國家科委)發起,在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創辦,相繼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教育部、解放軍總裝備部、前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部門的資助與支持。
香山科學會議的宗旨是:創造寬松學術交流環境,弘揚學術民主風氣,面向科學前沿,面向未來,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推進整體綜合性研究,啟迪創新思維,促進知識創新。
物理與生物醫學交叉實驗室簡介
物理與生物醫學交叉實驗室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兩家單位在廣泛交流和多年合作的基礎上,著眼于物理學與生物醫學這一新的交叉學科的廣闊前景,于2011年7月10日聯合創建的科研機構。實驗室堅持“交叉融合、引領發展、開放流動、共建共享”建設原則,實行人財物相對獨立的管理機制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實驗室的主要任務是瞄準醫學物理學、高新技術武器的生物效應及醫學防護等方向的學科前沿,著力交叉融合,以項目研究為牽引,充分利用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優勢,共同促進國防高新武器研發、醫學技術發展和復合型人才培養,服務國防安全和國民經濟。實驗室的總體目標是建成集國防高新技術武器研發與醫學防護研究、生物醫學診治新技術孵化、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研發和應用以及復合型科研人才培養“四位”一體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或工程中心,為我國國防和醫學的發展提供知識、技術與人才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