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馬召開的2014年全球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微波理論與技術協會(MTT-S) 最高行政委員會的秋季會議上,著名華裔科學家和工程師吳柯教授被選舉為2016年IEEE微波理論與技術協會主席(President)。自IEEE微波理論與技術協會在1952年成立以來,這是第三位非美國裔MTT-S主席,另兩位為歐洲學者。吳柯教授也是第一位具有大陸背景的華人MTT-S主席。
IEEE微波理論與技術協會是全球致力于推動射頻、微波、毫米波和太赫茲技術發展的最大的專業科技和工程協會,在各國各大學、研究所等學術機構和公司以及政府部門有超過1萬多名專業會員和170多地方分會。在2012年,吳柯教授曾擔任了IEEE國際微波年會(IEEE MTT-S 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 的總主席,該會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射頻和微波會議,大約有上萬名會議成員和近千家公司參加展覽。他曾經是IEEE MTT-S全球的杰出微波演講人。另外,他還擔任北美地區在歐洲微波協會理事會的首任理事代表。
吳柯教授1962年12月生于江蘇省溧陽,1982年畢業于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獲學士學位。1984年9月和1987年10月獲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國家工程學院光電子及微波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1988-1992年期間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擔任研究員,之后擔任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工學院(隸屬于蒙特利爾大學)電氣工程系終身教授、加拿大射頻和毫米波工程講座教授,并擔任他所創立的加拿大國家射頻和微波重點實驗室主任和世界著名的Poly-Grames研究中心主任以及魁北克射頻電子研究中心的創始主任。曾任東南大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和國家杰出青年獎(B類)的獲得者。并曾擔任中國國家重點毫米波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南京)和現擔任中國國家重點毫米波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香港)。他是國務院海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并曾經擔任過全國政協海外代表。
吳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毫米波和太赫茲領域,擁有30多項重大發明,率先提出了平面與非平面波導集成化—基片集成電路(SICs)的全新概念、發明了首個多功能混合無線系統的全新構架以及闡述了環境電磁波無線功率回收的全新概念、在世界上首創的多端口接收發送機的全新思想及應用以及用于電路設計的場/電路轉換和混合模型等等。迄今已發表了逾千篇論文,出版和編著了20多本書或者其中章節。論文被索引超過23300次。吳柯教授是IEEE Fellow、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為表彰他在微波理論和技術所做出的杰出貢獻,吳柯教授榮獲許多國際重要榮譽、頭銜、成果和嘉獎。2002年,他成為IEEE MTT-S杰出青年工程師獎的首位獲得者,并獲亞太微波獎、國際無線電聯盟青年科學家獎、Urgel-Archambault獎(法國和加拿大科學進步協會在工程領域最高獎)等獎項。2004年吳柯教授成為IEEE Canada 所頒發的Fessenden獎獲得者。2009年,吳柯教授獲得加拿大皇家學院頒發的Thomas W. Eadie獎。2013年,吳柯教授獲得全加華人專業人士聯合會FCCP教育基金會成就獎,并獲得伊麗白女王二世鉆禧獎章。2014年, 吳柯教授獲得IEEE MTT-S 微波應用獎和2014年Marie-Victorin獎(加拿大魁北克自然和工程領域最高獎,魁北克獎設立以來首位華人獲得者)。2015年,他獲得了加拿大蒙特利爾工學院(蒙特利爾大學) 的研究和創新最高獎項(杰出研究和創新獎)和IEEE蒙特利爾分會的最高成就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