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21日,2019年海峽兩岸四地無線電技術研討會CSQRWC(Cross Strait Quad-Regional Radio Science and Wireless Technology Conference)在山西太原舉行。本次會議由山西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主辦,中電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山東惠工電氣有限公司和山西通信學會協辦。會議圍繞無線移動通信、微波遙感和電磁兼容等相關理論、技術與應用展開深入的探討與交流。西電師生積極參加本次盛會,并在會議“優秀學生論文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西電學生積極參與本次大會并獲得“優秀論文獎
開幕式上,大會主席張文梅女士致歡迎辭,衷心地歡迎與會代表參加2019年海峽兩岸四地無線電技術研討會,并簡要介紹了本次會議的主要內容。之后,山西大學張天才副校長致辭,介紹了山西太原的名勝古跡以及山西大學的歷史,并預祝2019年海峽兩岸四地無線電技術研討會圓滿成功。
開幕式后,6位微波無線通信領域的專家做出了精彩的大會主題報告。上海交通大學的毛軍發院士介紹了毫米波異質集成電路的研究背景及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其面臨的科學技術問題。東南大學洪偉教授分析了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在5G向6G演進過程中的作用。華南理工大學褚慶昕教授分享了其團隊近年來在基于阻抗諧振模和基于電流特征模設計寬帶天線方面的研究成果。香港城市大學梁國華教授介紹了介質諧振天線(DRA)的發展和設計方法。南方科技大學陳文山教授介紹了大規模MIMO天線設計問題。山西大學的蘇曉龍教授介紹了基于光場的量子網絡。
本次會議共錄用論文287篇,內容涉及電磁場理論與計算方法、天線理論與技術、微波器件與電路、電波傳播與散射、信號處理和通信系統等主題,反映了海峽兩岸無線電領域的研究與發展現狀。為鼓勵高校學生不斷學習、創新,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本次大會還進行了“優秀學生論文競賽”。從會議收錄的論文中,評選出2019年海峽兩岸四地無線電技術研討會優秀論文6篇。
其中,李龍教授指導,研究生路澤卿、方遙、易浩的文章“Broadband Reflectarray for Millimeter Wave Coverage Enhancement in Indoor NLOS Scenario”和吳邊教授指導,研究生楊瑤佳、李慧玲的文章“Graphene-based Flexible Absorptiv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經過逐輪角逐,最終獲得2019年海峽兩岸四地無線電技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海峽兩岸四地無線電技術研討會是目前世界及兩岸四地在無線通信科技領域非常重要且受到各界華人高度重視的年度學術會議。自1998年臺灣長庚大學主辦了第一屆會議以來,輪流在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舉行,每年一屆,今年是第二十二屆。本次會議一如既往,圍繞無線移動通信,微波遙感和電磁兼容等相關理論、技術與應用展開深入的探討與交流。精英匯聚的2019年海峽兩岸四地無線電技術研討會推動了兩岸四地無線技術事業的快速發展。西電師生也將再接再厲,為無線電技術事業的進步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