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1日,中科院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年會在京召開。由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所級中心推薦的“陸地目標微波特性測量與仿真成像科學實驗平臺”榮獲2019年度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優秀機組”獎。
空天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研究員田維代表運行團隊向大會匯報了實驗平臺近三年來的運行情況、工作業績和發展規劃并上臺領獎。中科院院士、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管委會主任吳福元為獲獎平臺頒獎。
2019年,該實驗平臺總開機時長7680小時,其中對外共享服務機時約2300小時。通過技術交流合作等形式,實驗平臺為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體部等單位提供儀器共享測試服務,提高了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
據悉,該實驗平臺自運行以來,累計測量了水稻、玉米、早園筍、蘆葦、鹽堿化土壤、金屬球、汽車等26類典型目標的全頻段、多極化、多角度微波散射特性測量數據,共計獲取RCS測量數據2000余萬條,SAR圖像超過13000景。為相關合作單位開展國產SAR衛星載荷參數設計、高分辨率SAR成像機理驗證等提供了多模式、多角度、高分辨率實驗室測量圖像樣本庫,縮短了衛星研發周期,降低了企業研發成本。
該實驗平臺是在國家財政部中央級修購專項的支持下,由空天院(原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歷時三年時間建成的亞洲唯一、性能先進、高度集成的大型微波遙感基礎實驗科學裝置。該實驗平臺在24m(長)×24m(寬)×17m(高)空間內構建了純凈無干擾的微波測試環境,可以實現天線與待測目標之間高精度、定量化的相對位置與相對運動控制;平臺的高精度射頻測量系統動態范圍可達100dB,靈敏度大于-60dBsm,能夠獲取待測目標在0.8GHz-20GHz頻率范圍內的連續微波波譜特征。此外,該實驗平臺還可以實現從樣本制備、場景模擬到仿真成像等全過程的微波特性全要素(多波段、全極化HH/HV/VH/VV、多角度0o-90o、全方位向0o-360o)測量與SAR成像。
依托該實驗平臺的科學技術優勢而組建的“微波目標特性測量實驗室(LAMP)”于2015年1月正式落地浙江省,并于2017年12月獲批成為浙江省湖州市首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微波目標特性測量與遙感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實驗平臺首席科學家為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邵蕓。
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優秀機組”獎是表彰在平臺建設、運行管理、支撐服務、技術創新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院所兩級中心中已經運行三年以上的科研平臺和大型機組。
頒獎現場
實驗平臺運行團隊吊裝水稻樣本
空天院院長吳一戎調研實驗平臺
運行團隊成員合影
實驗平臺內部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