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高校畢業生獲IEEE天線與傳播學會獎一覽表
1、卓越成就獎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
獲獎年份 | 獲獎人 | 畢業院校(年份) | 獲獎理由 |
暫無 |
2、戴振鐸卓越教育者獎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
獲獎年份 | 獲獎人 | 畢業院校(年份) | 獲獎理由 |
2015 | 金建銘 | 南京大學(1982) | 在計算電磁學領域為研究生教學,課程建設和研究生的研究指導做出了杰出貢獻 |
3、約翰·克勞斯天線獎 (John Kraus Antenna Award)
獲獎年份 | 獲獎人 | 畢業院校(年份) | 獲獎理由 |
2010 | D. E. Anagnostou Guizhen Zheng C. Christodoulou J. Papapolymerou |
天津大學(1989) |
在利用RF MEMS開關設計與集成超寬帶可重構天線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 |
2020 | 張躍平 劉兌現 |
太原工學院(1982) 西北電訊工程學院(1982) |
對封裝天線技術所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
4、唐納德·達德利本科生教學獎(Donald G. Dudley J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ward)
獲獎年份 | 獲獎人 | 畢業院校(年份) | 獲獎理由 |
2009 | 楊帆 | 清華大學(1997) | 本科生電磁學出色的教學與研究指導 |
2014 | Reyhan Baktur | 清華大學(1998) | 出色的教學和指導以及開發創新的電磁實驗 |
5、洛沙菲中年卓越成就獎(Lot Shafai Mid-Caree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
獲獎年份 | 獲獎人 | 畢業院校(年份) | 獲獎理由 |
暫無 |
6、哈靈頓-米特拉計算電磁學獎(Harrington-Mittra Award in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獲獎年份 | 獲獎人 | 畢業院校(年份) | 獲獎理由 |
2017 | 金建銘 | 南京大學(1982) | 對計算電磁學中的有限元方法的研究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
2018 | 柳清伙 | 廈門大學(1983) | 對計算電磁學中的光譜和多尺度方法以及復雜介質的逆散射和成像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
中國大陸高校畢業生獲IEEE天線與傳播學會論文獎一覽表
1、謝昆諾夫論文獎 (Sergei A. Schelkunoff Transactions Prize Paper Award)
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協會(IRE)天線與傳播專業組于1958年4月決定設立最佳論文獎,并于1959年開始頒發。第一篇獲獎論文是R. H. DuHamel 于1958年發表的“Logarithmically Periodic Arrays”。1963年1月1日起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AIEE)與IRE合并成立IEEE。IRE天線與傳播專業組隨之改名為IEEE天線與傳播專業組。IEEE天線與傳播專業組于1964年選出了兩篇最佳論文,其中一篇論文是羅遠祉教授1964年發表的“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Antenna Arrays”。IEEE天線與傳播專業組后來發展成為IEEE天線與傳播學會。IEEE天線與傳播學會從1985年起將最佳論文獎改名為謝昆諾夫論文獎。第一篇獲謝昆諾夫論文獎的論文是P. B. Katehi 與N. G. Alexopoulos 于1984年發表的“On the Modeling of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Microstrip Antennas–The Printed Strip Dipole”。
獲獎年份 | 獲獎人 | 畢業院校(年份) | 獲獎論文范疇 |
1997 | Hsueh-Yuan Pao Steven L. Dvorak Donald G. Dudley |
南京大學(1982) |
電磁波 |
2001 | Jun-Sheng Zhao Weng C. Chew |
山東大學(1985) |
計算電磁學 |
2012 | 張躍平 孫梅 劉兌現 陸億瀧 |
太原工學院(1982) 湖南大學(2000) 西北電訊工程學院(1982) 哈爾濱工業大學(1982) |
封裝天線 |
2013 | Qing He Houle Gan Dan Jiao |
浙江大學(2006) 浙江大學(2003) 安徽大學(1993) |
計算電磁學 |
2014 | Zhen Peng Kheng-Hwee Lim Jin-Fa Lee |
中國科技大學(2003) |
計算電磁學 |
2018 | Han Guo Yang Liu 胡俊 Eric Michielssen |
電子科技大學(2007) 上海交通大學(2010) 電子科技大學(1995) |
計算電磁學 |
2、惠勒論文獎 (Harold A. Wheeler Applications Prize Paper Award)
IEEE天線與傳播學會于1975年決定設立最佳應用論文獎。第一篇最佳應用論文獎于1975年頒授給J. S. Ajoika, D. M. Joe, H. Tang, and N. S. Wong 于1974年發表的“Arbitrarily Polarized Slot Radiators in Bifurcated Waveguide Arrays”。最佳應用論文獎于1985年起改名為惠勒論文獎。第一篇獲惠勒論文獎的論文是R. E. Clapp于1984年發表的“Extending the R-2R Lens to 360°”。
獲獎年份 | 獲獎人 | 畢業院校(年份) | 獲獎論文范疇 |
2014 | Qi Wu C. P. Scarborough Bonnie G. Martin Robert K. Shaw Douglas H. Werner Erik Lier Xiande Wang |
北京大學(2003) 蘭州大學(1989) |
超材料天線 |
2017 | D. J. Bisharat Shaowei Liao 薛泉 |
西南科技大學(2004) 電子科技大學(1988) |
毫米波天線 |
3、羅納德·金論文獎 (The Ronold W. P. King Award)
羅納德·金論文獎最初于1972年由羅納德的學生出資設立與評選。IEEE天線與傳播學會于1974年接管羅納德·金論文獎的評選,并規定第一作者年齡在論文提交時不可以超過36歲。
獲獎年份 | 獲獎人 | 畢業院校(年份) | 獲獎論文范疇 |
2014 | Meng Li Nader Behdad |
東南大學(2008) |
微波透鏡 |
2016 | Lei Guo Amin M. Abbosh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 |
醫用微波成像 |
4、皮爾吉奧爾吉·烏斯倫吉論文獎(Piergiorgio L. E. Uslenghi Prize Paper Award)
IEEE天線與傳播學會于2009年設立了以IEEE 天線與無線傳播快報(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第一任主編名字Piergiorgio L. E. Uslenghi命名的論文獎,表彰前一年發表在快報上的一篇優秀論文。
獲獎年份 | 獲獎人 | 畢業院校(年份) | 獲獎論文范疇 |
2010 | Li Yang Rongwei Zhang Daniela Staiculescu C. P. Wong Manos M. Tentzeris |
清華大學(2002) 吉林大學(2003) |
噴墨印刷天線和碳納米管 |
2011 | Dan Sun 竇文斌 Lizhi You |
河海大學(2003) 中國科技大學(1978) 電子科技大學(2003) |
寬帶相控天線陣 |
5、愛德華·阿爾茨舒勒論文獎(Edward E. Altschuler Prize Paper Award)
IEEE天線與傳播學會于2010年設立了以Edward E. Altschuler名字命名的論文獎,表彰前一年發表在IEEE天線與傳播雜志(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Magazine)上的一篇優秀論文。
獲獎年份 | 獲獎人 | 畢業院校(年份) | 獲獎論文范疇 |
暫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