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國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啟動大會召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宣讀了《成立平方公里陣列天文臺公約》批準書。SKA天文臺國際組織總干事、理事會主席和南非高等教育和科學創新部部長以錄制視頻形式對中國成為SKA天文臺成員表示祝賀。會議通報了中國參與SKA各項工作推進情況,發布了《中國SKA白皮書》,介紹了中國參與SKA的發展理念和實踐,以及做好SKA履約工作的政策舉措。
SKA引領天文學發展
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quare Kilometre Array, 以下簡稱SKA)是國際天文界計劃建造的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SKA并非單臺望遠鏡,而是一個望遠鏡網絡,由2500面直徑15米的碟形天線以及250組低頻和中頻孔徑陣列組成,因接收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而得名。SKA將為現階段的工程技術和研發水平帶來質的飛躍。目前,其準備工作及詳細設計進展順利。作為歷史上最大的科學工程之一,SKA將匯集世界上最好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決策者來共同完成此工程。
SKA集大視場、高靈敏度、高分辨率、寬頻率范圍等卓越性能于一身,其科學研究目標包括第一代天體如何形成、星系形成與演化、暗能量性質、宇宙磁場、引力本質、生命分子與地外文明等。這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突破,都將是自然科學的重大變革。其革命性設計也意味著難以想象的超大信息量和數據量,顛覆了射電天文學的傳統研究手段,給射電天文學創新研究帶來全新理念。
2021年初,平方公里陣列天文臺成立并開始運行,其總部設在英國,望遠鏡臺址位于澳大利亞和南非。今年7月,SKA天文臺啟動望遠鏡建設工作,SKA正式步入建設階段。
中國SKA首席科學家武向平院士介紹, 中國射電天文學的戰略是,國內是立足單口徑FAST,國際則是參與干涉陣列SKA。而SKA1(SKA第一階段)的首要科學目標是揭示宇宙中誕生的第一批發光天體,以及脈沖星搜尋和引力理論檢驗。
中國是SKA重要力量
作為SKA的發起者、倡導者、研制者,中國是SKA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SKA是繼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之后,中國參與的第二個國際大科學工程。我國自2012年就已通過廣泛國際合作深度參與SKA的關鍵技術研發、核心設備研制和科學問題研究,充分展現了科技創新能力,在SKA各項事務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兌現了中方參加建設準備階段所作各項承諾。
2019年3月,科技部代表中國政府在意大利羅馬簽署《成立平方公里陣列天文臺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加入SKA第一階段,與澳大利亞、意大利、荷蘭、葡萄牙、南非、英國等國家共同成為SKA天文臺國際組織的創始成員國;同期,國務院批準科技部設立SKA專項。2021年4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批準《公約》,習近平主席簽署了批準書。根據《公約》, 自2021年6月26日起我國正式成為平方公里陣列天文臺成員國,中國參與SKA進入全新階段。
2018年2月6日下午,SKA首臺天線樣機在河北石家莊正式啟動。這是SKA首臺天線樣機的正面(左)、側面(中)和背面(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確立“2+1”科學目標
基于國際上對于SKA未來科學研究方向的布局,結合國內射電天文領域研究基礎,我國逐步確立了中國SKA“2+1”科學目標。選定“利用中性氫探測宇宙黎明和再電離、通過脈沖星探測引力波及精確檢驗廣義相對論”為重點方向,其他優勢領域為特色方向,并于2020年啟動了SKA專項首批7個國內配套研發項目。
中國SKA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院士介紹,中國射電天文學的戰略是:國內是立足單口徑FAST,國際則是參與干涉陣列SKA。而SKA1(SKA第一階段)的首要科學目標是揭示宇宙中誕生的第一批發光天體,以及脈沖星搜尋和引力理論檢驗。他說,SKA1將帶來革命性的科學發現,顛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但目前中國SKA科學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把觀測數據轉化為科學發現。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宣讀了公約批準書。他說:“批準書代表了中國對參與SKA國際大科學工程作出的最高承諾,中國將做好參與SKA的各項履約工作,與各成員國一道共商共建SKA。”
王志剛表示,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已成為世界科技創新領域重要的全球公共產品和提升本國創新能力的重要合作平臺,我們要充分把握參與SKA的絕佳機會,不斷提升國內相關領域研究能力,積累國際大科學工作管理經驗,加強與國際科學界同行交流合作,努力在國際重大科技議題和規則的倡導、推動和制定等方面多做高水平的工作,為推動國際社會科技創新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大會還提出中國參與SKA科學研究“三步走”戰略:在望遠鏡建成前,科學練兵準備,培養一批陣列式射電望遠鏡觀測技術和數據處理人才;在望遠鏡初步建成的調試期和試用期,在部分優勢方向提出被國際同行接納的SKA項目建議;在望遠鏡正式運行后,能夠領銜SKA部分科學任務,爭取在個別領域形成領跑態勢。
關于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
平方公里射電陣計劃始于1993年,項目預計于2024年前后完工,但真正投入使用還要等到2030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