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現場
10月20日至23日,由中國遙感委員會主辦,武漢大學、中國測繪學會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共同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遙感大會”在湖北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來自123個單位的13位院士、600多位遙感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探討遙感理論與技術應用,共商中國遙感發展大計。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朋德,科技部基礎科學司副司長彭以祺,國家遙感中心主任廖小罕,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杜耘,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李健,國際著名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瑞士蘇黎世高等工業大學教授格林,李德仁、童慶禧、許厚澤、劉先林、劉經南、潘德爐、王家耀、張祖勛、許其鳳、楊元喜、郭華東、龔健雅、李建成院士,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主席、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陳軍等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上,中國遙感委員會秘書長童慶禧院士致辭,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理事長顧行發宣讀了中國科協國際部賀信,國家遙感中心主任廖小罕做了題為“迎接遙感數據共享時代的來臨”的特邀報告。大會圍繞“遙感——全方位的社會服務”這一主題,舉辦了“地理國情監測與地球影像監管的思考”、“新興衛星海洋遙感器的發展”、“全球變化空間觀測研究”、“高分辨率遙感對地觀測的若干前沿科學問題”、“GNSS高精度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國產自主高精度定位定姿系統”、“遙感發展的若干思考”、“攝影測量發展與思考”、“天繪系列衛星發展與應用”、“國產陸地衛星發展及未來展望”、“微波成像與稀疏微波成像”、“關于當前我國民用航天遙感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的幾點思考”12個特邀報告。此外,在3個分會場的與會代表圍繞遙感科研工作進展和成就進行了專題報告和交流。
會議同期舉行了“第七屆中國青年遙感辯論會——遠景天圖杯”,來自14家單位的56位辯手進行了7場激烈的唇槍舌戰,最終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信息研究所代表隊一舉奪魁,最佳辯手稱號由北京師范大學楊沛琦摘得。
會議同期舉辦了“高分遙感數據處理與信息轉化的進展與思考”973項目會議、《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叢書》編委會第三次會議、中國測繪學會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以及國內遙感企業技術展覽等內容。
閉幕式上,中國宇航學會空間遙感專業委員會成功取得了“第19屆中國遙感大會”的申辦權。中國遙感委員會將按照中國科協國際部的要求,繼續為中國遙感的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創建優秀的溝通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