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13日,阿斯圖小衛星中俄大學生科技創新論壇(ASRTU Small Satellites Students Innovation Forum)在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舉辦,主辦方為俄羅斯阿穆爾國立大學(Amur State University)。中俄兩國各自有13所共計26所高校參加了此次論壇。中俄雙方學生代表就小衛星制造、小衛星系統及子系統、小衛星目標任務等做主題報告和技術研討。
南京理工大學派出了由機械工程學院張翔老師和三名碩士研究生(于小康,周宇杰和高海振)組成的小衛星團隊赴俄羅斯參會。2014年4月12日在阿穆爾國立大學舉行了各校小衛星技術發展的報告和展示活動,參加論壇的26所高校共進行了30個主題演講。南京理工大學碩士一年級學生于小康同學做的皮納衛星技術發展(Nano/Pico Satellite Technology Progress 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報告,得到了大會評審團的充分肯定,被評選為此次論壇的第三名,頒發獎狀和證書。南理工的報告現場演示了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的NJUST-1雙單元立方體衛星,介紹了南理工機械工程學院開展皮納衛星技術研究的現狀,南理工擬于近期發射的三顆立方星的科學意義和研制進展,以及未來南理工小衛星技術的發展方向。充分展示了南理工在小衛星總體技術領域所做的努力和成績,為學校贏得了榮譽。張翔老師還被推舉為會議評審團四個評審專家之一,對30個主題演講進行提問和打分,并為在競賽中獲獎的參賽選手頒獎。其他三名評審專家分別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王峰、鮑曼莫斯科國立技術大學的Igritskii Vladimir V和莫斯科航空學院的Titov Dmitry M.。
活動期間,主辦方阿穆爾國立大學舉辦了音樂篝火晚會歡迎遠道而來的各校隊伍,并派出正在學習中文的志愿者協助各校在俄期間的活動;組織參觀了阿穆爾國立大學,以及在建的位于阿穆爾州的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來自中俄的26個學校的100多名師生,在5天的朝夕共處中,進行了充分的交流,為在阿斯圖框架下的學生小衛星合作項目構建了重要的合作和交流平臺。
鏈接:
中俄工科大學聯盟
成立于2011年3月6日的中俄工科大學聯盟(ASRTU, Association of Sino-Russian Technical Universities,簡稱“阿斯圖”聯盟),是由中俄兩國30所工科精英大學結成的非政府組織,是我國“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框架下高等教育領域有效交流平臺。作為中俄兩國高校創新合作模式引領者,阿斯圖努力整合聯盟雙方院校已有優勢平臺,創造中俄青年人文交流新機制,“鼓勵中俄兩國大學生共同研制微小衛星,借助中俄兩國在航天領域的優勢資源,爭取于2020 年前發射首顆阿斯圖小衛星”。南京理工大學是阿斯圖30個聯盟正式成員單位之一。
圖1 參加論壇的中俄26所高校師生在阿穆爾國立大學合影留念
圖2 南京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于小康同學做主題發言
圖3 ASRTU小衛星科技論壇報告會現場
圖4 南京理工大學張翔老師被推舉為本次論壇的評審專家
圖5 張翔老師為獲獎的烏拉爾聯邦大學頒獎并祝賀
圖6 機械學院小衛星團隊在主席臺領獎
圖7 小衛星團隊和阿穆爾州立大學的志愿者合影留念
來源: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