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7日,第23屆國際等離子體射頻波專題會議在合肥舉辦。本次會議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主辦,會議主席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Paul BONOLI和等離子體所常務副所長宋云濤擔任,當地組委會主席由等離子體所所長萬寶年擔任。本次會議共有128位代表參會,分別來自中國、美國、比利時、法國、韓國、意大利等19個國家。
該會議于20世紀70年代起源于美國,后由美、歐輪流主辦,每兩年召開一次。根據上屆會議全體參會人員投票結果,合肥在與美國波士頓的競爭中勝出,獲得了第23屆該會議舉辦權,這是該會議第一次在美國和歐洲本土之外舉行。
會上,與會代表共作了1個綜述報告、23個邀請報告,展出了63個墻報。會議議題主要包括等離子體波作用,例如加熱、電流生成、其他“相空間工程”、診斷與等離子控制;射頻波加熱在聚變裝置上的應用,包括托卡馬克、仿星器、球馬克;反場箍縮與其他約束概念;基礎等離子體波物理;等離子體源應用于材料處理、空間推進、電離層和空間等離子體。
閉幕式上,Pual BONOLI為獲得“優秀學生墻報獎”的學生頒發了證書。
來源: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