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國外,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是3GPP組織制定的作為UMTS技術長期演進的移動通訊制式,該標準于2004年12月召開的3GPP多倫多TSG RAN#26會議上正式立項并啟動;自此,LTE FDD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逐步得到了發展及商用。在國內,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時分長期演進)則是由我國獨立自主提出的4G移動通訊制式標準,并分別于2011及2012年度成功進行兩次規模試驗網的測試驗證,預計不久將來,在國內乃至國外將得到大規模商用。LTE FDD及TD-LTE兩大制式標準都基于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而全球范圍內的2G、3G頻譜的擁擠,導致LTE時代無線頻譜的分布非常離散。同時,兩大標準分別支持射頻端的MIMO(多入多出)及Beam-forming(波束賦型)技術,對基站天線的物理布局及性能指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二.TD-LTE基站天線解決方案
1. TD-LTE基站天線概述
TD-LTE基站天線延續了3G時代TD-SCDMA的主流設計理念,即8天線技術支持波束賦型。在TD-LTE的未來應用中,F(1880~1920 MHz)及D(2500~2690 MHz)頻段將分別作為廣覆蓋及城區連續覆蓋的選用頻段,同時還要考慮TD-SCDMA的兼容,以及未來深度覆蓋后基站天線傾角調整的需求。TD-LTE基站天線的整體形態,將體現寬帶化、電調化以及獨立調整的趨勢。通宇通訊作為TD-SCDMA基站天線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應TD-LTE的發展需要,將推出一系列的基站天線新型產品。
2. 不同場景下TD-LTE基站天線選型
根據現有TD-LTE布站的特點,給出各個場景下基站天線分析及選用型號推薦。
1)場景1-密集城區F段或D段LTE單獨組網
此類場景一般需要宏站覆蓋,具有高密集話務量及大數據流量特點,覆蓋距離一般要求500m以上,有鄰區抗干擾需要。該場景可使用常規增益FAD天線(通宇型號TYDA-202616D4T0/3/6/9)及常規增益FA天線(通宇型號TYDA-2015D4T0/3/6/9)。在機械傾角調整不方便的情況下,可以使用FA電調天線(通宇型號TYDA-2015DE4,支持0~14度電大下傾)或FAD寬帶電調天線(通宇型號TYDA-202616DE4,支持2~12度電下傾范圍)。
2)場景2-密集城區F段LTE組網,兼容TD-SCDMA。
此類場景需求宏站覆蓋,具有高密集話務量及大數據流量的特點,覆蓋距離一般要求500m以上,F/A干擾嚴重。原有TD-SCDMA和升級后新的TD-LTE,設備提供商可能不一致。該場景可使用常規增益FAD天線、常規增益FA天線、FA電調天線。在設備商不一致的情況下,可選用F/A內置合路器天線(通宇型號TYDA-1914/2015D4T6-BC)。
3)場景3-密集城區D段LTE組網,兼容TD-SCDMA
該場景也需要宏站覆蓋,有高密集話務量及大數據流量特點,覆蓋距離通常要求500m以上。而D頻段覆蓋距離比常規F頻段明顯短,TD-SCDMA及升級后的D頻段TD-LTE設備商可能不一致。此類場景可使用常規增益FAD天線,加外置合路器方案,也可以使用內置合路器FAD天線(通宇型號TYDA-2015/2616D4T0/3/6/9-BC)。在TD-SCDMA及TD-LTE業務量大大提升以后,為滿足兩套不同系統的網絡規劃及優化,需要基站天線下傾角在FA及D段做互不干擾得獨立調整,這時需要用到FA/D內置合路獨立電調天線(通宇型號TYDA-2015/2616DE4-BC)。
4)場景4-熱點城區F或D段LTE組網,兼容TD-SCDMA,微站或街道站覆蓋
微站或街道站覆蓋需求是支持高密集數據流量,覆蓋距離小,一般為200~300m。推薦使用小型化FAD八天線(通宇型號TYDA-202615D4T0/3/6/9,尺寸 652 * 320 * 105mm)。
還有一類場景,需要支持高密集數據流量,覆蓋距離為200m左右或更低,需求場景對天饋及RRU的尺寸非常敏感,宜采用“小型化雙通道RRU+小型化超薄雙通道天線”解決方案,推薦使用小型化超薄型FA天線(通宇型號TDI-182010DM-A,尺寸290*100*15mm)。
5)場景5-宏站小密度F或D段LTE組網,兼容TD-SCDMA
這類場景一般分布在山村、沿海空曠地、農村或城郊結合部,其話務量及數據流量相對較小,覆蓋距離1km以上。這類場景推薦使用高增益FAD天線(通宇型號TYDA-202618D4T6)以降低建站成本,F、A及D頻段增益分別支持16、16.5及18dBi,為業界同類產品中增益最高。同時,為了適應網絡規劃需要,需要維持高增益FAD天線和常規增益FAD天線一樣的垂直面波束寬度。
6)場景6-F或D段LTE組網,兼容DCS及TD-SCDMA
此類場景一般需要宏站覆蓋,支持高密集話務量及數據流量,覆蓋距離500m以上,同時也是GSM重要覆蓋區域。該場景推薦使用寬頻雙通道天線(通宇型號TDJ-172718D-65PT0/3/6/9)及寬頻雙通道電調天線(通宇型號TDJ-172718DE-65P)。
三.FDD LTE基站天線解決方案
在全球范圍內,由于傳統3G制式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作為延續,自然LTE FDD制式的使用會比TD-LTE更加廣泛。由于傳統的2G、3G服務仍占主流,其頻譜資源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繼續沿用,無線頻譜的擁擠,導致LTE FDD制式的頻譜分布在世界范圍內比較零散。作為基站天線,應對LTE的發展,首要任務就是開發超寬頻(1710~2690MHz)以及超雙寬頻天線(698~960/1710~2690MHz),這樣,全部移動通訊制式包括700MHz、800MHz、900MHz、1800MHz、2.1GHz、2.3GHz、2.5GHz及2.6GHz在內全部覆蓋。
LTE FDD的一大技術特點是采用了MIMO技術,客觀上要求基站天線支持同頻多個端口;同時,為了應對LTE發展起來后的高密度數據流量,多端口備份應付未來通訊擴容成為上佳之選。另外,海外同區域多家運營商共站共天饋的現象較為普遍,使得超寬頻多端口基站天線成為LTE FDD解決方案的趨勢。通宇通訊作為寬頻移相器及多端口基站天線開發的領先者,應LTE FDD技術發展的需要,將推出種類繁多的超寬頻多端口基站天線。
超寬頻基站天線,雙頻天線為698~960/1710~2690MHz(通宇典型型號TDJ-609015/172717DE-65F),三頻天線應不同基站天線寬度需要有肩并肩類1710~2690/698~960/1710~2690MHz(通宇典型型號TTB-609015/172717/172717DE-65F)以及共軸類698~960/1710~2690/1710~2690MHz(通宇典型型號TTB-609017/172717/172717DE-65F),四頻天線有雙頻肩并肩類698~960/1710~2690&698~960/1710~2690MHz(通宇典型型號TDQ-609015/172717DE-65F),五頻天線有一低四高1710~2690/1710~2690/698~960/1710~2690/1710~2690MHz(通宇典型型號TQB-609017/Q172717DE-60F),六頻天線有三頻肩并肩698~960/1710~2690/1710~2690&698~960/1710~2690/1710~2690MHz(通宇典型型號TQB-D609017/Q172717DE-60F)。同時,由于不同覆蓋距離的需要,各類多端口超寬頻天線擁有不同增益檔的系列化產品。
四.總結
本文從國內TD-LTE及國外LTE FDD發展特點出發,簡要描述了兩大制式下基站天線的特點,提出兩類LTE制式下基站天線的解決方案,以及通宇通訊在兩類不同制式下基站天線選用的推薦型號。
作者簡介:
丁勇,畢業于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博士學位,現任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專家兼基站天線研發部副總監。他在中國大陸地區首次提出非完整球面螺旋天線用以解決大俯仰角、低軸比方向圖問題,及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于法布里諧振腔原理的平行板天線,他在移動通訊天線與射頻行業分別主創2項發明、14項實用新型及13項外觀專利授權,是2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完成人,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1項。他在國際頂尖天線學術雜志IEEE Trans. on AP上發表4篇論文,是國際權威學術雜志IET MAP及PIER & JEMWA的審稿人,并多次在國際權威學術會議上宣讀及展示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