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四臂螺旋天線的饋電方式有兩種,自相移饋電和功分網絡饋電。自相移形式由于其相位不易控制,且4個天線臂結構產生差異,方向圖也略有變化,因此選擇采用功分網絡來實現饋電。威爾金森形式的功分器尺寸較大,且隔離電阻會導致損耗增加,因此該處采用簡單的T型功分器。圖4為功分網絡的結構圖。
圖4、T型功分結構圖
2、天線的仿真與實測結果
圖5給出了仿真和實測的駐波結果對比圖,由圖中可看出,仿真和實測結果吻合良好,天線在國內UHF。頻段920~925 MHz內的實測駐波在1.2以下,且在908~928 MHz內的駐波均在1.5以下,可滿足實際應用。圖6給出了天線增益和軸比隨頻率的變化,可看出天線的峰值增益為3.5 dB,軸比在帶內<2 dB。圖7和圖8給出了天線在XZ和YZ面的歸一化方向圖,從圖中可看出天線的3 dB波束寬度>120°,前后比>15dB。圖9給出了天線的實物照片,天線的整體尺寸為6 mln<60 mm<6 mm,與傳統RFID天線相比尺寸較小。綜上所述,該天線性能優越,滿足目前UHF頻段RFID系統對于天線的要求。
圖5、天線駐波仿真和測試結果圖
圖6、天線的增益和軸比隨頻率的變化
圖7、天線XZ和YZ面二維歸一化方向圖
圖8、天線實物圖
3、結束語
文中運用新的結構和耦合匹配理論,設計了一種小型圓極化四臂螺旋天線。該天線可應用于UHF頻段的射頻識別系統中。與傳統的射頻識別天線相比,其具有尺寸小、剖面低、圓極化和寬波束等優點。經制作測試,實測與仿真結果吻合良好。
作者:王永強、雷振亞、李磊、陳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線與微波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