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機都是采用金屬邊框的工藝,而金屬邊框的機器對于天線調試難度很大。
金屬邊框天線設計主要是利用金屬邊框做為天線的一部分進行輻射,這種方式一般只有以下幾種天線形式:IFA,Monopole,Loop。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典型的金屬邊框的設計方法以及設計思路。
1、此種斷開方式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但是在模具上會存在兩種,一種是模內注塑,另一種就是不采用模內注塑,靠拆結構件組成。
根據前面介紹,此種斷開,主天線部分可以有兩種方式選擇:IFA、Monopole
1.1、IFA
采用IFA方式設計,就需要利用地饋點的位置以及天線走線來控制天線的長短,阻抗等等。
一般前期設計我們需要預留多幾個接地饋點,以便在實際調試時改變地點。
圖中,綠色部分為地饋點,黃色部分為信號饋點,紅色部分為接入點位置。
此種方式為典型的IFA天線設計。
問題:
1)、為何很多整機如下圖所示設計?信號饋點直接接觸到金屬邊框,那么天線的FPC只需要從接入點1接入。
2)、為何有部分人認為金屬框的斷開長度必須為48mm?還是48mm是最佳選擇?
此種典型的IFA設計的利與弊:
a)利:
采用此種形式設計,好處在于,天線容易控制,調試起來比較容易,不需要加特別多的匹配來調諧阻抗。并且天線不會很敏感,不會因為噴涂工藝的厚薄使天線偏差太大。
b)弊:
此種方式設計存在最大的弊端是,結構方面。
此種設計,至少需要2個位置與金屬框接觸。對于緊湊的空間,此種方式對結構設計是一種考驗。
1.2、Monopole
采用Monopole方式設計,只需要利用一個接入點,主要靠調試天線匹配來調諧天線的頻率點。
圖中,綠色部分為地饋點,黃色部分為信號饋點,紅色部分為接入點位置。
此種方式為典型的Monopole天線設計。
問題:
下面這種接觸方式,從信號饋點直接接觸到金屬邊框。此種方式設計存在哪些問題?
此種Monopole方式設計的利與弊:
a)利:
采用此種形式設計,好處在于,結構簡單,只需要考慮一個接入點。
b)弊:
此種方式設計存在最大的弊端是,天線性能。
此種設計,需預留至少M型匹配電路,更有可能需要改為雙π型匹配電路,對天線公司調試匹配的要求比較高。由于天線阻抗完全靠匹配來控制,所以存在損耗。
幾種變形:
1.3、此種斷開方式的分集以及三合一天線的處理方式
1.3.1、三合一天線:
一般考慮到用戶體驗,都會利用中間那一段做為三合一天線部分。
1)、Monopole方式:
此種方式結構最為簡單,只需要考慮到單點的接觸即可。
2)IFA 方式
此種方式需要增加一個接地饋點,但是接地饋點的位置很重要。
1.3.2、分集天線:
既然環境最好的一部分金屬框已經讓給三合一天線,那么剩下的只有兩邊的金屬框能利用。分集天線也有幾種形式:
1)IFA:
此種方式的難點在于如何找到接入點位置,接入點太遠,會導致諧振偏短,接入點太近又可能導致諧振偏長。
1.3.3、Loop
此種方式的難點在于結構上是否有空間用來做天線面積,因為上端的主板結構都很緊湊。
2、此種斷開方式類似I Phone,但開縫處位于手指邊,所以實際使用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此種斷開,主天線部分可以有三種方式選擇:IFA、Monopole、Loop
2.1、IFA
同樣,由于ID固定了,那么金屬框的長度也是固定的。按照波長計算公式來算,此種方式天線諧振絕對會偏長。那么,我們就需要利用地饋點的位置以及天線走線來控制天線的長短,阻抗等等。
此種設計前期必須要掌握的設計要點:
圖中,黃色部分為信號饋點,紅色部分為接入點位置,綠色部分為額外引出的接地饋點。
此種方式為典型的IFA天線設計。
1)、信號點的接入位置:
信號點的接入位置直接關系到高頻部分的性能,包括4G。
所以前期建議預留多幾個接入位置。
2)、地點的接入位置
地點的接入位置直接關系到低頻部分的性能。在前期設計時注意預留接地位置。
2.2、Monopole
采用Monopole方式設計,只需要利用一個接入點,主要靠調試天線匹配來調諧天線的頻率點。
圖中,綠色部分為接地饋點,黃色部分為信號饋點,紅色部分為接入點位置。
此種方式為典型的Monopole天線設計。
2.3、Loop
采用Loop方式設計,也只需要利用一個接入點,需要靠調試天線走線和匹配來同時調諧天線的頻率點。
圖中,綠色部分為接地饋點,黃色部分為信號饋點,紅色部分為接入點位置。
三種設計思路的比較:
此種斷開方式的分集以及三合一天線的處理方式:
此種斷開導致三合一天線與分集天線需共用上方一段。那么只有一段金屬框,兩個天線該如何才能共用呢?下面介紹兩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a)、分集和三合一均采用IFA形式。
圖中,黃色部分為信號饋點,紅色部分為接入點位置,綠色部分為引入的接地饋點。
b)、三合一采用IFA形式,分集采用Loop形式(也可調換)。
圖中,黃色部分為信號饋點,紅色部分為接入點位置,綠色部分為引入的接地饋點。
總結:
金屬邊框的天線設計原理很簡單,但是要得到一個相對較穩定并且較好的性能就會比較困難。金屬邊框的天線設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工程師有相對豐富的經驗與理論知識。從前期評估,到中期調試,再到后期量產,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重點把控。
后面會和大家分享經典的類似Iphone6天線的設計思路,類似華為Mate7天線的設計思路以及類似索尼Z1無縫邊框天線的設計思路,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