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是支持高速無線通信的ITU規范。這一遍布全球的無線連接與GSM、TDMA和CDMA相兼容。下一代3G蜂窩服務能夠為語音和數據提供一個遠程無線接入范圍。全球的運營商目前都在為城鎮、郊區和交通流量較大的鄉村地區部署3G網絡基礎設施。下一代3G蜂窩服務能夠跨多種地域創建廣泛的數據接入范圍,從而為語音通信和互聯網連接提供最理想的移動計算能力。
IEEE802.16e自提出以來一直都比較引人關注,特別是有Intel這樣的業界巨頭和WiMAX組織的推動,業界對802.16e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尤其是802.16e與3G的關系,存在多種不同的觀點:有的觀點認為802.16e會取代3G,有的則認為802.16e不可能取代3G,只是3G的互補技術。為了分析802.16e與3G的關系,下面對這兩種技術進行全方位對比。
對于802.16e 技術和3G技術,首先由于定位的不同,二者存在很大差異。
從標準化程度上看,802.16e僅定義了空中接口的物理層和MAC層。在MAC層之上采用的協議以及核心網部分不在802.16e所包含的范圍之內。802.16e的空中接口標準化工作預計近期完成。3G技術作為一個完整的網絡,空中接口規范、核心網系列規范以及業務規范等都已經完成了標準化工作,涉及無線傳輸、移動性管理、業務應用、用戶號碼管理等內容。
從業務能力上看,802.16e提供的主要是具有一定移動特性的寬帶數據業務,面向的用戶主要是筆記本終端和802.16e終端持有者。802.16e接入IP核心網,也可以提供VoIP業務。3G從設計最初就是為話音業務和數據業務共同設計的,對于話音業務,核心網絡仍采用電路交換方式實現,QoS有較高的保障。802.16e犧牲了移動性換取了數據傳輸能力的提高,它的數據帶寬優于3G系統。但是3G的數據能力也在不斷提高,3G增強型如HSDPA,已經可以實現10Mbit/s的接入速率。按照ITU的定義,3G增強型最終目標可以達到30Mbit/s。
盡管WiMAX傳輸速率可達到3G的10倍甚至更高,其覆蓋范圍用低階調制時可與3G匹敵甚至更遠,但這不是3G標準的以無線廣域網WWAN為基本模式、以公眾語音及多媒體數據為內容、在全球范圍內漫游的個人手機終端的基本市場定位,本質上WiMAX是作為3G及3G演進的一種無線城域網、多點基站互聯的重要支持手段而已,兩者潛在的市場尺寸亦有巨大差異,從而根本談不上WiMAX會成為3G的終結者。
從覆蓋范圍上看,802.16e為了獲得較高的數據接入帶寬(30Mbit/s),必然要犧牲覆蓋和移動性,因此802.16e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將主要解決熱點覆蓋,網絡可以提供部分的移動性,主要應用會集中在游牧或低速移動狀態下的數據接入。3G則是無處不在的網絡,覆蓋是連續的,用戶可以實現不間斷的通信。
從無線頻譜資源上看,3G擁有全球統一的頻譜資源,而802.16e則正在試圖尋找2~6GHZ之間的頻率資源,各個國家目前可用的頻率都不一致。因此,802.16e最終獲得足夠的全球統一頻率存在一定難度。
從以上各個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802.16e在數據能力上要優于3G,但是從標準化、全球統一頻譜、技術特性等多角度考慮,802.16e距離真正商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主要解決熱點覆蓋,解決部分移動性。它的應用將在3G之后。802.16e的出現不會影響我國3G的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