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時域反射計工作原理
時域反射計TDR是最常用的測量傳輸線特征阻抗的儀器,它是利用時域反射的原理進行特性阻抗的測量。
圖1是傳統TDR工作原理圖。
圖1
TDR包括三部分組成:
1)
典型的發射信號的特征是:幅度200mv,上升時間35ps,頻率250KHz方波。
2)
通用的采樣示波器.
3)
連接被測件和TDR儀器。
測試信號的運行特征參考圖2所示。由階躍源發出的快邊沿信號注入到被測傳輸線上,如果傳輸線阻抗連續,這個快沿階躍信號就沿著傳輸線向前傳播。當傳輸線出現阻抗變化時,階躍信號就有一部分反射回來,一部分繼續往前傳播。反射回來的信號疊加到注入的階躍信號,示波器可采集到這個信號。因為反射回來的信號和注入的信號有一定的時間差,所以示波器采集到的這個疊加信號的邊緣是帶臺階的,這個臺階反映了信號傳播反射的時間關系,與傳輸線電長度對應。
圖2
圖3是計算被測傳輸線特征阻抗的計算公式。當示波器采集到這個疊加信號后,容易去掉注入的信號(有些TDR儀器注入信號是從-200mv到0v的,所以示波器采集到的邊沿臺階就是反射回來的信號)。這樣容易通過圖中公式計算出反射系數,由反射系數通過圖中公式(測試系統的阻抗是50歐姆)容易計算出發生反射電壓點的負載阻抗。
圖3
TDR比較有意義的一點是,示波器采集到了每一點的反射電壓(如果因為阻抗匹配而無反射,則假設反射的電壓為0v),從而示波器屏幕上顯示了一條TDR曲線,這個曲線與傳輸線的每一點有一一對應關系。從這個曲線上可以讀出傳輸線上每一點的特征阻抗。如果知道有效介電常數,可以計算出/讀出每一點距離測試點的具體長度,如圖1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