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階段實現CDMA網絡優化
王濤
一般把CDMA網絡優化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單個基站配置確認、小區局域優化和全系統范圍內的優化(或叫全域優化),每個階段完成不同的任務。
單個基站配置確認
目標是確認BTS的安裝完整性和數據的準確性。核查的參數包括:
(1)基站設備的調試:基站設備的調試包括基站初始數據的加載、基站設備發射參數的測試和設備基礎性能參數測試等。
(2)系統間互干擾:絕大部分CDMA基站與GSM基站共站址建設,此時不同系統站點之間的互干擾必然存在,使接收機靈敏度降低、過載或出現互調干擾,并最終導致系統性能的下降。因此,我們必須考慮兩種基站之間的天線隔離度。
(3)天線配置:首先,若采用空間分集接收天線,應考慮天線的空間間距能否滿足要求,一般采用水平分集,距離在2-5米左右;其次,天線的高度和方位角也是檢查的重點,驗證是否和設計相符;并且,在實際地理環境中,部分天線可能被建筑物阻擋,應及時調整天線高度和傾角,并更新規劃數據庫。以上參數校準后,我們需要開通基站進行頻譜監測和簡單的試呼功能,以檢驗頻譜是否足夠干凈,每個基站的軟硬件、配置和傳輸是否有誤。驗證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固定→移動呼叫、移動→固定呼叫、移動→移動呼叫、扇區與PN偏置指數的對應關系、接收信號強度、信噪比以及本基站扇區與鄰近基站扇區間的切換。
小區局域優化
局部區域應該有至少一個中心小區帶有兩層環繞小區,以提供足夠的前向信道干擾并能在中心小區和第一層環繞小區附近產生實際的切換邊界。小區局域優化目標是優化中心小區的鄰小區表、切換關系,確認本地覆蓋范圍。調整參數有如下:
天線調整
天線模式在水平和垂直面上既可以是全向的也可以是方向性的;天線增益可以補償被發射和接收信號的功率損失;基站天線高度則會影響小區覆蓋區域的面積和形狀;天線的向下傾斜可以減少對相臨小區的干擾并增加對小區內一些盲點的覆蓋,天線下傾的基本思想是將天線的輻射主瓣傾斜到一個特定的角度以減少到達復用站點的功率電平,從而減少同道干擾。
切換門限
改變切換門限參數可以增加或減少切換區域所占的比例,它主要包括四個參數:T-ADD(切換時加入導頻信噪比門限值),T-DROP(切換時丟棄導頻信噪比門限值),T-TDROP(切換時導頻丟棄定時器時長),T-COM(切換時導頻強度比較門限值)。
開銷信道發射功率
開銷信道發射功率指的是導頻信道功率、同步信道功率和尋呼信道功率。導頻信道功率占總功率的大小直接影響前向小區半徑的大小。在建網初期,由于話務量較少,要求大的CDMA網絡覆蓋半徑。此時可以考慮增大總發射功率,也可以考慮增大開銷信道發射功率占總功率的百分比。
全域優化
全域優化通過上一個階段的優化后,系統中的盲區和切換區域基本確定,此時,把所有小區激活,開始進行系統優化。它在一簇完整的站點中對天線和RF參數在更真實的環境中進行最后的優化,所有站點都使用OCNS(正交信道噪音源)仿真前向鏈路業務。對覆蓋和切換有一個新的了解,同時,要解決系統范圍的干擾問題。優化后,鄰小區和切換參數最終確定,硬件配置變化也定義完畢,網絡準備進行驗收測試。 CDMA網絡優化是一個反復的循環的過程,在CDMA網絡正式商業運行時,需要繼續調試系統參數以適應不均衡的業務量分布(例如業務量集中區,特殊的業務量模式等)以及其他不易由仿真業務負載預測或模仿的動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