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在遵守FCC有關開放式 ISM 頻帶(915MHz 或 2.4GHz)通用單通道無線電設備規定的前提下,我們將討論優化低功耗無線系統傳輸距離的一些方法。FCC規定,對于這些器件,基頻輸出功率不應超出-1.25dBm。如果需要額外增加鏈路裕量,則會簡要介紹 FCC 規范要求。
典型低功耗無線鏈路
典型的低功耗無線鏈路由一個發送器件和一個或多個接收器件組成。發送器件由一個調制器、合成器、升頻混頻器和一個功率放大器(PA)組成。接收機由互逆器件、低噪聲放大器(LNA)、降頻混頻器、合成器和解調器組成。
圖 1:典型低功耗無線發送器(頂部)和接收器(底部)結構圖。
這是低功耗無線設備在性能和功耗之間的一種折中方法。
外部放大器(不管是外部 LNA 還是外部 PA)添加到需要遠距離通信的系統中以增加鏈路裕量。圖 1 給出了在接收端添加一個外部 LNA 來優化無線鏈路裕量的方法。這樣即符合 FCC 規定,又可以在不增加發射端復雜性的情況下提升鏈路裕量。
低功耗無線鏈路的理論通信距離
無線鏈路通信距離的理論極限值由弗里斯(Friis)方程式決定(請參見式1):
通信距離=天線距離(米)。
弗里斯方程式定義了無線鏈路的理論極限。然而,在所有現實系統中,實際鏈路做不到如此。
例如,如果使用弗里斯方程式計算一個2.45GHz 無線鏈路的最大通信距離,其發射功率為-1.25dBm,接收靈敏度為-100dBm 以及兩個天線增的益都是2.14dBi。需要注意的是,2.14dBi 是偶極天線的理論增益,而考慮損耗時一般達不到這一值。
然而,如果您想在真實環境中實現這些結果,您會很快發現這是不切實際的。主要原因是,自由空間輻射的假設并不適用于地面系統。就一些可視距離應用而言,100-200 米距離的無線鏈路應用效果較好,而典型多路徑環境中50-100 米距離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