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各鏈路的資源使用,eNodeB→RN和RN→UE兩條鏈路在同一頻帶上時分復用,一個時間內只有一個傳輸;RN→eNodeB和UE→RN兩條鏈路在同一頻帶上時分復用,一個時間內只有一個傳輸。
另外,關于Backhaul鏈路的傳輸資源,在FDD系統中,eNodeB→RN和RN→eNodeB 分別在下行頻帶和上行頻帶上傳輸;TDD系統中,eNodeB→RN和RN→eNodeB 分別在eNodeB和RN之間的Backhaul鏈路的下行子幀和上行子幀上傳輸。
為了完成帶內回傳,需要分配一些資源用來進行eNodeB和RN之間的信息傳輸,這些資源不能再被用作RN和終端之間的接入鏈路的傳輸。為了保持對Rel.8 終端的后向兼容性,在下行,RN通過配置MBSFN(廣播多播單頻網)子幀的方式來進行回傳鏈路的傳輸,即在配置的MBSFN子幀中,RN實際上在接收來自eNodeB的下行信息,此時RN不再給下轄的終端發送下行數據。而當RN向eNodeB傳送信息時,可以通過調度使得RN下轄的終端在此時不再發送上行數據給RN。
目前,標準上正在對帶內Type I Relay的Backhaul各信道設計進行討論,主要集中在控制信道設計、參考信號設計和各鏈路的定時關系上。
7、異構網干擾協調增強(eICIC for Heterogenous Networks)
異構網是一種顯著提升系統吞吐量和網絡整體效率的技術。
異構網是指低功率節點被布放在宏基站覆蓋區域內,形成同覆蓋的不同節點類型的異構系統。低功率節點(Low Power Node,LPN)包括Micro,Pico,RRH(Remote Radio Head),Relay和Femto(毫微蜂窩基站,通常指家庭基站)等。
目前討論的異構場景主要包括室內家庭基站、室外熱點和室內熱點,其他場景優先級較低(見圖5)。
圖5 異構網示意圖
異構網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同覆蓋的各節點間的干擾問題,尤其是因為宏基站發射功率較LPN大很多,導致宏站對LPN中邊界用戶下行接收的干擾,以及宏站邊緣大功率終端對附近LPN的干擾。另外,在家庭基站等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場景下,家庭基站的發射也會對附近的宏基站用戶造成影響,因而控制信道之間的干擾是更關鍵的問題。
目前,對干擾進行規避和控制的方法包括完全異頻,CA-based和non-CA-based。
(1)完全異頻的方式下,宏基站和覆蓋內的LPN完全異頻,類似分層網的情況,此時基本無干擾。
(2)CA-based場景下,兩種節點的控制信道可以位于不同的成員載波上,業務信道可以共道傳輸。
(3)non-CA-based場景下控制信道和業務信道都可以共道傳輸,此時可以通過頻分/時分等方式來正交化兩種節點的控制信道,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來實現控制信道的部分正交,目前這些方案都正在討論中。
8、結束語
上述關鍵技術分別是提升系統峰值數據速率、峰值譜效率、小區平均譜效率、小區邊界用戶性能和整個網絡效率的使能技術,以及LTE-A需求指標的對應關系(見表2)。
表2 需求指標和使能技術
LTE-A Rel.10的各WI/SI預計會在2010年底或2011年初結束,之后還會考慮Rel.11/Rel.12等進一步演進。目前的一些關鍵技術如CoMP和異構網干擾協調增強等在Rel.10版本中只進行了一些基本特性的標準化,預計在后續版本還會有更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
作者: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