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中頻的原理很簡單,如圖4所示。如果受到像頻干擾,只要微調一下本振頻率,使中頻升高或降低Δf,于是接收機的像頻位置就高移或低移2Δf,避開了原來的像頻干擾。這個方法比二次變頻更有效,它的優點是不會增加假信號和互調干擾,不過在硬件上實現要比二次變頻困難些,要同步改變本振頻率和中周的中心頻率。歐洲和蘇聯的愛好者曾設計過跳變中頻的短波機,可在450、455、460、465四個中頻上跳變中頻,這是可變中頻收音機的簡化版。上世紀九十年代,數字可編程帶通濾波器和頻率合成技術的進步,使可變中頻技術在DSP接收機中得到了應用。例如在NRD-545中稱之為可編程通帶位移濾波器的技術,能使短波中頻通帶可在2.3KHz范圍里以50Hz的步長左右位移,這是該機消除像頻干擾和鄰頻干擾的有力武器。
圖4、可變中頻原理
另一個抑制像頻的技術是像頻跟蹤陷波器,這在歐洲的通信機中應用較廣泛,它是采用一個與輸入調諧回路同步調諧的串諧LC電路,連接在天線和輸入回路之間,使它的諧振頻率始終比接收信號頻率高兩倍中頻,這種方法可使像抑達到30分貝以上。歐洲的工程師非常熟悉這種技術,至今仍應用在短波通信機中。
結論:
·二次變頻是拉桿天線短波收音機提高像抗的救命稻草。
·二次變頻對工藝要求極其嚴格,它更適合制造精品。
·帶內一中頻的袖珍式二次變頻收音機是雞肋。
·想提高靈敏度和選擇性請用專門技術,不要指望二次變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