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odeB接口板傳輸的數據類型有以下四種:S1/X2接口業務(分為控制面和用戶面)、O&M業務、IP時鐘業務、共傳輸業務(即過路數據流)。
eNodeB分類業務的QoS需求:
用戶面業務:
實時業務:
QCI(QoS Class Identifier)類型為1~5的業務。實時業務要求嚴格保證帶寬,QCI類型為1~4的業務要求保證GBR(Guaranteed Bit Rate),QCI類型為5的業務要求保證min_GBR。實時業務不允許丟包,也不能大量緩存數據導致時延增加,否則會嚴重影響業務質量。
非實時業務:
QCI類型為6~9的業務。非實時業務沒有GBR要求,帶寬不足時可以降低業務的吞吐率、進行數據緩存,但是為了給非實時業務提供基本的業務質量保證,也會為非實時業務預留min_GBR。
控制面業務:
流量比較小,并且和各種網絡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指標關系密切。因此需要優先保證其傳輸,防止丟包。
OM業務:
OM MML(Man-Machine Language)業務為OM操作維護類業務,流量較小,要求優先發送;
OM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業務為OM上傳/下載業務,流量波動較大,要求優先級低于其他業務,但要保證最小帶寬。
IP時鐘業務:
包括控制報文和時鐘報文,流量較小,均要求優先發送、保證帶寬。
共傳輸場景下的過路數據流:
此業務eNodeB無需額外處理,與本基站其他數據的處理方式相同,即根據其攜帶的DSCP進行差分服務調度。
eNB 業務流優先級對照表:
如下圖所示,華為QoS解決方案可以在CSG/RSG節點,對于基站業務,基于IP DSCP進行標識,重置EXP值,IP QoS在基站到BSC/EPC之間的承載網絡實現透傳。
IP承載網能夠支持分層QoS(H-QoS)處理能力,能針對不同基站和不同業務執行層次化的隊列調度能力,確保重要基站永不掉線,在發生擁塞時,保證重要基站業務可用。